周小刚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刘一小学726005
摘要:培养空间观念是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十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几何教具;引导想象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全面落实,教师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转变以往照搬教材进行几何教学,让学生被动机械地进行数学几何学习的现状,并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对学生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当中,训练学生的知识探究素养,提升学生的图像联想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注重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手、脑、口一起动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对几何图形进行测量、对比、折叠等,在脑海中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不断促进学生几何学习实效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数学几何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断加深学生的几何学习感悟。
例如,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为例,在教授教材新知识时,我先为学生出示了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风景建筑的图片,并为学生列举了以下实物,如墨水盒、快递盒等等,使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我让学生用手摸了摸长方体,让学生说了说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以及长方体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接着,我为学生演示了动画“长方体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总结了长方体的特征。有的学生说道: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有的学生说道: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还有的学生说道:长方体有8个顶点。在学生说完之后,我对学生的总结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与补充,并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了长方体的特征,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最后,我按照上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了探究,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学完教材知识后,我引导学生比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让学生解决了教材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不断助力了数学几何教学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运用几何教具
在进行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几何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对几何教具进行观察,可以让学生对有关几何图形有一个直观鲜明的印象,对图形的表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学会概括几何图形的概念、特征等等,不断助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运用几何教具,充分发挥几何教具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深刻的感知,十分有利于学生几何学习成绩的提升。
例如,以“三角形的特性”为例,在教授教材新知识时,我先引导学生对三角板进行了观察,并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画出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三角板的观察以及自己画三角形的过程,对三角形的概念进行了总结,不断降低了学生掌握教材概念的难度。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自行车、篮球架等的图片,让学生找出了自行车、篮球架等物品中的三角形,并让学生说了说这些三角形的作用。之后,我引导学生分别拉了拉三角形和四边形,并让学生说了说自己的发现,使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最后,我让学生在课下再次对三角板进行了观察,并引导学生回顾了课堂当中讲述的内容,使学生牢牢掌握了教材主干知识,取得了数学几何教学的极大成功。这样,教师通过充分运用几何教具,强化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不断促使了学生进行数学几何学习压力的降低。
三、引导学生想象
在进行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时,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是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能够“看出”立体图形,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落实到实处,让小学数学几何教学见到明显的成效。
例如,以“观察物体(二)”为例,在教授教材新知识时,我先为学生展示了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某一款汽车的照片,并让学生回答了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对同一款汽车拍摄这么多不同的照片呢?学生接着回答到:方便进行全面的观察。然后,我对学生提问道:通常我们是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呢?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对它进行观察吗?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方向。接着,我为学生出示了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以及三位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说了说这三位学生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之后,我没有直接为学生订正答案,而是让学生搭出了我出示的这个立体图形,并引导学生进行了观察。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为学生出示了以下建议:1、将你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拼摆在方格纸上。2、对你拼摆出的图形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与观察到的一致。在学生观察结束之后,我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贴在了黑板上,并让学生说了说自己的发现,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立体图形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最后,我为学生出示了用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想象了一下,分别画出了各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让学生讨论了以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想象呢?帮助学生掌握了进行空间想象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了良好的伏笔,获得了教育教学的双赢。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了有效培养,不断助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拓宽数学教学的思维和观念,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探索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新途径,让学生睁开自己的慧眼进行观察,并主动学习几何知识,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十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惠珍.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探讨[J]. 学苑教育,2016(14):56-56.
[2]阿旺格列.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 小说月刊,2016,000(006):P.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