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的“板块法”教学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沈文君
[导读] 其实初中地理多半是对学生要求进行了解并非熟记的课程流程
        沈文君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始建镇初级中学 620500
        摘要:其实初中地理多半是对学生要求进行了解并非熟记的课程流程,大部分情况我们在初二时都是对教学目标进行总结,让学生完成结业,不在中考计入成绩,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总的来讲,地理是整个学生生涯中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最为突出,也最为有效,小到气候变换时为我们提供出的加减衣物,大到地球变动为我们带来的农渔丰收,地理时我们生活中必须要染指切不可避免缺少的重要课程,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生活常识。既然是生活常识就有教学和理解的必要性,毕竟我们生活中就要经常遇到,而且地理更为关键的它会记录我国的国土面积以及我国领土部分的资源情况,是作为中华儿女必须要了解和熟记的知识,这就更加凸显了地理在我们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学生一定要对地理摆正学习态度,去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知识,做到对社会,对国家都有更为准确的了解与融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板块模拟
        地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简单的板块划分到复杂的气流变幻,地理贴合实际的理论和反映的风土人情在地质变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地区划分的不同,我们处在的地区单位风土人情也各有不同,那么如何让学生更能简明的了解到地理,通过学习地理怎么贴合到现实生活当中就是我们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了。初中地理的知识不多,但繁杂度很是明显,通过我们对经纬度的描述就能看出地理的复杂多变,毕竟地球在运动,我们也要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进行观测和统计,当然很多人说地理是文科类科目的理科,这也是极为正确的说明方式,毕竟地理的记忆方式与政治和历史不同,它的不确定性很强,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拆分理解才能进行完整的记忆,这种理解性记忆的课程远比直观性记忆的课程接受难度要大得多。为此,我们就要考量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为学生考量的同时让学生完成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真正的让学生通过地理了解中国,了解世界。那么为了学生能够简单地将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我们就要从最简单的地理教学方法入手“板块教学法”来让学生直观的着手学习地理知识。
        一、认识板块,让学生第一时间融入地理学习
        要进行板块教学,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板块,最基本的了解到什么是板块?我们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从书上找答案,让学生了解到板块的形成与分裂,这样就可以在地图上模拟出地球板块分列漂流时的具体形象,让抽象化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板块运动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也就可以放心着手对今后的知识进行剖析和讲解。结合板块运动就可以间接地引出气候和气流的变换影响,从而让学生第一时间就融入地理学习,培养出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在讲到“海陆变迁”这一块内容的时候就表现出板块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大陆漂流假说所造就的真实性海陆变迁。

那么通过海陆变迁,对我们的现今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此来向学生提出这部分的问题,领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解答,在收集到资料的同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汇总,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进行完整描述,通过地图和课件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出海陆变迁的动态影响,从而把握住板块教学的基本要素,让学生初步了解板块,认识板块,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地理学习。
        二、拆分板块,让学生了解板块与经纬度的联系
        这是我们极为需要注意的一个阶段,因为学生对板块知识有了清晰的概念之后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气候的变换教学。那么气候的引入就和板块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气候又与经纬度的联系颇为密切,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个板块进行拆分,让学生切实的了解到板块教学的真正目的,从而结合这些理论找到相应的气候形成条件,真正的对所学知识达到理解性记忆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板块与经纬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入天气在世界各地的形成与变换,直观的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有所了解,并能够通过经纬度的引入找出气候形成的条件,再者通过气候形成的条件还原到板块知识中来,让学生做到地理的图形结合思想,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直观的对板块各地的气候有所估量,并通过翻阅资料加深记忆,从而达到板块与经度维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三、综合板块,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各板块之间的风土人情
        最后就是通过地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综合知识走进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正因为地理与生活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其风土人情的形成也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综合地理知识的同时,就可以穿插风土人情习惯来通过地理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描述。
        例如:我们在教学亚洲世界第一大洲的章节时,就可以通过拓展向学生指出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比方说为什么在西亚地区就容易盛产石油,在东南亚地区为何就适合生产剑麻等经济作物,这些都是通过气候的变幻和经维度造成的统一影响。也就在另一个层面表达出板块与风土人情之间的浓厚关系,正因为板块的变迁才会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总之,初中地理虽是常识性的教学目标,但让学生能够对地理有初步的认识,并可以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地理老师要达成的根本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娟.以生活为起点,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以天气和气候为例[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69+71.
        [2]丁巧玲.构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33):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