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勇
福建省漳州市立兴高考补习学校 363005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国家全面地对地理课堂在进行改革与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逐步地深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仅仅要以提升自身的地理水平为目的,还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以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养和能力;而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们传递基本的地理知识,还应该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帮助高三学生实现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探究,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区域地理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高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希望能够给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工作的教育者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让地理教学能够紧跟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关键词:高三;区域地理;重要性;复习策略
前言:区域地理作为整个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三学生地理水平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不管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来说,还是高考,地理区域性这一特点还是有着非常凸显。通过观察全国各地多年的地理高考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考查区域地理的内容,大多是以某地区局部为切入点,从多个维度、不同层次对学生们进行知识、能力及学科素养的考查。所以,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和落实区域的地理事物、自然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问题,那么将在地理高考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受教育背景以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多高三学生在区域地理方面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在区域地理认知方面,看不懂地图,不能有效的把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中去。尤其在学习区域地理中的自然特征的时候,脑中更是一片空白。由此可见,区域地理知识已经成了高三学生在复习时的一大障碍。为了尽快解决这个大问题,地理教师要通过探索和实践,为学生们找到最佳的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一、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生缺失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师总是倾向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式地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展现自我想法的机会与平台,不仅对地理课堂提不起兴趣来,甚至有时候会感觉到无聊乏味,非常不利于激发他们对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其次,教学表面化,过于注重形式化。高中地理教学长期处在为了应试而教学的状态,导致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单一,没有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只是围绕学生地理成绩而展开。如果地理教学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況和现实状况,不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那么教学效果也自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此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难看到,不仅仅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及学习氛围,而且还打消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对高三学生的区域地理复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寻找最佳的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迫在眉睫。
二、高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一)困惑
随着地理教学的发展,区域地理也受到了更多高中地理教师的关注。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为学生们讲解基本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也在尽量地将更多区域地理方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们。关于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经过学校和地理教师们的不断探索,结合其他学校老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复习方法以及复习思路。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地理教师会选择将区域地理复习安排在整体的地理复习前面。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的过程为:首先是区域地理,然后是自然地理,接下来是人文地理,最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复习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地理规律与原理落实到复习教材中的各个地区上去。
当分析到具体某地的时候,教师则带领学生们用“在哪儿”、“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思索
在现实情况下,很多学生在经过区域地理复习之后,还是会存在看不懂地图、不能准确且快速地定位到某个区域。那么,导致区域地理复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是因为区域地理这一部分的内容繁杂,再加上复习时间有限,所以很难将所学知识全部记住,即使有学生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掉。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理教师可以将区域地理的内容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分散到平时教学的环节中去,通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糸,来建构知识网络。不仅能提高知识间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生们脑海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会渐渐丰富起来。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解决区域地理内容繁杂的问题,而且将记忆的知识点也分散了,从而帮助学生们解决了在有限的时间记忆较多的内容的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们的记忆效率。以点切入,发散思维,脉络清晰,逐条落实。这样的复习方式看似速度慢,但是经过日积月累和不懈的努力,必将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三)突破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对区域地理进行记忆和理解,地理教师首先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区域地理哪一部分是核心知识,哪些内容又是比较繁杂难记的。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地理题,我们可以发现,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世界大洲和国家的小尺度局部范围的考查,重在地理事物的落实和定位。在复习时,世界的部分可以相对大尺度的去掌握,而中国的部分要具体一点。另一部分是从区域内部看,重点需要把握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两部分就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精髓所在。在复习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带领学生们以这两大部分为学习要点。根据现实教学情况将这些知识点科学合理地穿插到每一节的复习过程中去。做到化繁为简,逐一落实。比如,在学习洋流时可以把世界主要大洲大洋名称位置渗透其中。复习时让学生先画出世界简易版图,在其上标注7大洲4大洋,最后在各大洋上标注洋流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名称。通过洋流的方向可知航运条件、海洋环境及贸易活动等;洋流的性质可知沿岸地区的气候、天气、海洋生物及产业活动等;洋流的名称有利于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定位等。在边画边讲的过程中以洋流为切入点,既复习了有关洋流等方面的知识,也渗透了世界主要大洲及沿岸国家的位置,同时也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等方面特征。以点击面,逐个突破。事半功倍,高效学习。
(四)成效
经过这一系列的复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了,基本功也越来越扎实了。通过考试结果发现,因为区域定位不准确或者是对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而丢分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此外,因为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经常都会引导学生们画地图,所以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不断地提升,对地图知识的记忆也在不断加深。通过与学生们交流,我们也发现学生对学习地理这一门学科也不再畏惧,他们开始觉得区域地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在当前的学习中对区域地理也表现得更加有兴趣,学起来也更加有信心了。
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地理是整个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理教师要注重对区域地理的教学。在实际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带领学生们认识从点到面、知识从少到多,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之路固然是非常艰辛的,但是这其中却也少不了因为收获到学生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体会到的快乐。为了这些莘莘学子,作为一名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教育者,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尝试,从而为高三的区域地理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茅娉婷.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策略例析——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例[J].地理教学,2019,(4):57-60.
[2]邵靳.基于模拟考试测量评价的地理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以嘉兴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