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慧
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000
摘 要:在中职院校当中,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学校以及社会关注,这一科目不但能够辅助人才教育培养工作,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这篇文章对如何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教育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好基础。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分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渐对职业教育提高了重视度。在新时代注重创新的背景之下,中职院校根据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寻找对应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够更加有效使职业教育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中职院校输出技术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中职院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认识到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快速的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借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多领域的学生,使学生有多项技能,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率。
1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经历的情境、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自己回忆经历的过程中构造知识体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方向和心理健康成长等进行全方面的把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指导学生创立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感受和心理健康诉说的场景,让学生能够自己去真正的体验与了解,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转变。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中职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十分重要,它能够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时刻关心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中职院校的心理教师一定要注重方法,有目的性的去运用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探寻中的全面性发展,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做好铺垫,把学生打造为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型人才。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中职院校当中的学生在课堂当中实现心理健康,如果想要去制定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做出科学合理的正确指导。切实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一定是对新时期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深入观察,依据课堂教学当中的实际特征制定好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首先,教学内容的设置十分重要,它引导着心理健康教学的方向,能够科学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带学生去适应不同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的管理力度,学生的情绪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心理教育对课堂中,教学方式的改变一定要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注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与帮助。其次,在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 提倡通过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在进行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自我改善自我转变,保障能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自我体验与感悟,提升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改善能力,为学生更健康的成长打好基础。
3如何落实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教学方式
将体验式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一定要强化练习学生的实践精神,使学生在实际当中逐步实现理论化知识,切实保障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能力得到提升。
3.1要把心理情境创设作为前提基本条件
我国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培养是非常重视的。
新课改后,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中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保证最终的效果,所以整体教学应该注以团体合作,探讨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团队的体验当中感受感情的真实流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工作的实际落实,使学生在真实的场景当中,能够完成对有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于各种情感的感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注重把心理情境的创设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心理情境当中能够自然而然的表达自己,同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直面自身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自己心理状况的理解,逐渐改善自己的消极情绪。针对在课堂当中因为有一些同学非常的自卑,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不够,因此 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对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可以设置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情境,改变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自身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心理情境的指导与体验之下把自己的潜力释放出来,进一步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学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能够敞开心扉,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十分的有理,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的摆脱自卑的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3.2把感悟分享作为健康教育教学的关键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推动在体验式教学当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内容理解,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体会和共享两种形式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认知成长创立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在学习与探寻的过程当中真正的把在情境当中得到了直观感官体验。上升为认知层次的思想体验,学习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以此为标准使自身的行为变得规范,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想关键和认知,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方位发展打好地基。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情境设置完之后,显而易见,自卑的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的得到了加强,但是老师意识到这种思想状态是不足够的,一旦说学生在短期内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变,就可能降低学生的信心,导致心理教育工作无法开展,为了不影响心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效果,要在学生树立自信心基础之上借助前后对比进行分析,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变化能够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带领学生解决心理和生活上的难题,逐步找回自信心,研究出自信心的改变时期,以及出现了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并注重把自己的思想与感悟理解分享给大家。当学生对自身缺乏信心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行为帮助学生,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而且也能够在班级同学的共同探究下分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客观认知,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进一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总结,逐渐的摆脱自卑心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感悟分享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的面对生活,提升自信心。
3.3对课后的反思反馈高度重视
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方面,一定要注重体验式教学并不是单单的限制在课堂当中的教学活动,而且和学生的课后生活关系十分紧密。教师要对心理疏导教育过程有清楚的了解和规划,达到体验式教学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应用的条件,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精神支撑,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加成熟,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的运用是非常有利的。不但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并且真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身健康教育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育林.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D].职业,2019(87):156—178.
[2] 鞠星.体验式教学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U].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4):67—69.
[3] 谭颖.思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U].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8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