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有四化”主张下地理课堂的落实—以“滔滔黄河”教学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周文元
[导读] 2016年12月,刘玉岳老师在长沙市明达中学召开的长沙市地理学会学术
        周文元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410014
        2016年12月,刘玉岳老师在长沙市明达中学召开的长沙市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五有四化”主张。“五有”为“创设地理情境,使教学有趣;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有用;注重问题探究,使教学有理;渗透地理思想,使教学有魂;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四化”即“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应对新高考、新课标,“五有四化”很大程度上有效破解和突破了目前地理学科所面对的新难题。不仅如此。也为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指明了重要方向。
        下面以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之滔滔黄河这一内容为例,探讨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五有四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关系:河流的分布、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与制约,而气候又影响到河流的水文特征等。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她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治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其它河流做铺垫。
        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地理知识,且前面已学习了《滚滚长江》,对河流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2)学生对于地理现象的了解程度与问题分析的能力是不成正比的,因此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更要培养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设计思想: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情景将学生带入课堂,深入课堂,同时采用多种开放式的互动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伟大母亲河——黄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黄河奉献,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指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治理黄河的重要性及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人水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黄河的主要奉献;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河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测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流程:
导入:(创设情境)
        听,什么声音?原来是黄河发来的好友请求,是否通过好友验证?
                学生可能说加好友,也可能说不加好友。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所设计的情景。核心素养:
一、初识好友(概况、奉献)
        不急,非微信好友可以查看黄河近期朋友圈,我们先了解再决定是否添加好友!由此发现了黄河的一条名片状态。
活动一:自拍辨真假
        近期黄河发了两张自拍,差别这么大,大家觉得这都是他吗?
活动二:看图话贡献
        认真查看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阐明你了解到了黄河的哪些奉献与特点?
活动三:角色你来演
        如果你是水利局局长你会把水电站修建在黄河干流的何处?
        查看黄河名片,学生代表上台指图、全体学生共同读图,学生代表分析表格。所有学生观察图片资料,请学生自主发表观点,阐述黄河的贡献。


        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水电站修建位置。其他学生思考、纠错、评价。
        设计意图:渗透引导中学生择友观(面对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一定要先了解)。训练学生读图点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
二、拯救好友(忧患、措施)
        通过黄河近期朋友圈及相关资料发现黄河不仅创造力强、奋进热血、形象气质佳,最为亮眼的是他那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面对这样的好友申请,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拒绝?所以我们一致的决定就是---通过验证。
成为好友后,我们和他问个好吧。但黄河表示自己不太好。
症状一:以前我的发质很好,乌黑浓密,但后来不断脱发,最终导致秃顶了。
症状二:而且还经常腹泻,导致体内营养大量流失。
        【简短视频说明水土流失原因】
症状三:我的腿越来越肿,有些年份还会出现血管破裂,血流不止的现象。
        【利用希沃助手将地上河形成原因演示投屏】
症状四:每年秋末和春初的时候总有异物堵塞血管,非常难受。
        小组讨论探究好友黄河的主要忧患并提出相应措施。第一组代表阐明黄河荒漠化问题并提出植树种草、合理放牧的措施;第二组代表阐明黄河含沙量大的问题,并提出保持水土的措施;第三组代表阐明黄河地上河决口泛滥问题并提出加固堤坝及保持水土的措施;第四组代表阐明黄河凌汛现象并提出大炮炸冰措施。
        所有学生共同讨论,当各小组代表发言时其他同学聆听并补充。
        采取合作探究及模拟医生开出诊断的形式将黄河忧患这一重要知识点贯穿其中。
训练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形成辩证观点。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上重视黄河并帮助黄河解决它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预见好友(畅想黄河)
拯救黄河,仅靠黄河和我们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求助万能的朋友圈吧!
想象一下,在各方帮助下,若干年后,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配乐朗诵】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遇很美,相处很难,就像我们刚认识黄河时,他是那么的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在相处后我们也发现了他的若干问题,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就能坚守住那一份美好。
        学生从之前紧张的讨论与发言中静下心来,思绪飞扬,畅想黄河。任何学生均可起立发言,从各个方面阐述自己想象的黄河模样。
        在情感上将学生对黄河的情感推向高潮。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语言渗透美的教育。鼓励学生担当社会责任,树立人地和谐价值观。
课堂小结
        我们预见的黄河,不仅更美更清,而且与人类和谐相处并拥有着深厚感情。老师希望你们学知识,长本领,让黄河重生,让它造福人类,将来我们一起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板书设计
                 黄    河
一、初识好友——概况、奉献
二、拯救好友——忧患、措施
三、预见好友——畅想黄河

教学反思
课堂亮点:课堂设计非常新颖、合理、有趣且贴近生活,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和探究,在情景化学习中收获知识;语言优美,渗透美学教育,辅助课堂生动有趣,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教学方式多样,有读图、指图、分析表格、齐答、代表回答、小组合作探究、视频教学、模型演示等;课堂应变得当,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板书美观;打破传统教师讲解归纳、学生记忆的模式;畅想黄河环节不仅来源教材更是高于教材,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感受力,成为本堂课最大亮点之一。
课堂不足:课堂生成需要加强,虽师生互动丰富,但生生互动应该要做到更好。
改进措施: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与肯定。抓住契机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相互肯定、相互质疑,增加课堂的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通过这堂课的设计让笔者对“五有四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为以后的教学实践与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让“五有四化”落实到课堂中来。利用教师的课堂设计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让课堂更生动,让学生更灵动,也将地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