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慧
中共涿鹿县委党校 河北 张家口 075600
摘要:国学经典是古代人民思想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长久以来的集中体现。它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哲学思想、教化思想和道德精神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帮助学员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文化素质水平,为学员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文化;民族文化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集中反映,是我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思想精神的总源泉。党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充分地发挥国学的教育作用,能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一.国学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概念,在不同的学者口中都有着略微不同的区别。例如:张岱年在《国学今论》中提出了“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是相对于西学的概念”;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其中包括了中华全部五十六个民族的所有文化财富;还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一个集合性、复杂性十分强的概念,应该是包含了或者等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众多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兑国学和国学经典的概念进行分析与研究,但国学本身确实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无法比拟的重要瑰宝,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发扬。
二.党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在现代的社会中,教育越来越强调文化与人的双向构建,教育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传授知识,注重起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学员。在部分党校中依旧存在着更加注重学员政策理论的教育,传统文化气氛相对较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一些同学在党校的一些国学经典的素质教育课堂上,会完成着与此门课无关的事情,对这些知识却提不起半点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丰富党校的传统文化,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学经典的魅力
国学经典是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艺”为根基,包括以其延伸出来的故事、小说等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与发展,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耳濡目染下,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都深受影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育课堂,也会很容易引发学员的共鸣。
并且对于教学而言,与学员之间拉近距离会帮助他们更快地学习和吸收知识,而国学经典文化往往就具备这种能力。例如: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诸如此类的思想,可以告诫学员品德这些事情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还有像孔子、老子等一个个鲜明的亲身教育经历,更能拉近与学员之间的距离。
此外,国学经典课堂也可以拥有其它课堂所不一样的演绎形式,例如之前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都会通过主讲人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表达能力,把国学中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生动化,使更多的国学知识走进了社会大众的视野[1]。
(二)国学经典对学员的好处
在如今这个物质繁华的时代,社会上总会伴随着一些不良的风气,一些学员也会受到这些风气的影响,在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甚至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令人有些堪忧。尤其是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劣质风气在党员领导干部这一群体中总会存在着,还有近几年严抓严改的领导干部理论测试作弊这一类的诚信问题[2]。这些不良的行为都与现代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背道而驰。
但是通过国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员们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大家从多方面地进行思考问题,充分地体会国学经典文化里面所蕴含的至真至上的做人道理。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重要思想有助于学员责任感的提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些国学经典帮助者学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学习更有章法;在儒家思想中还有着“人、义、礼、智、信”的重要思想,更是会帮助学员树立良好的品德,提升为人处世之能,为他们步入社会打好了夯实的基础[3]。
(三)国学经典丰富党校校园文化
现代社会的党校不仅仅是一个宣讲党的理论政策的地方,更是一个进行文化传承、创新和发扬的地方。目前,很多党校都在逐渐地从有专一性质的“古董型党校”转为综合性的“创新型党校”,国学经典教育的进行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专业技术型学员而言,更有利于丰富每一位学员的知识储备量,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学风更加良好的区域文化。比如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学经典教育的加入,可以使得党校内的学科类型丰富起来,从单一式院校转变为综合型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国学经典的加入,使得党校内不仅仅存在着一些物品类的事物,而且会帮助校内多一些诗词歌赋类的优雅,使得党校博雅化,充满人文的关怀与文化的底蕴。
三.党校优化国学教育的方式
(一)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在如今社会中越来越追求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而且对于国学课堂而言,通过实践教育不仅能帮助学员丰富对这些国学知识的亲身体验,也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他们从更深处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为此,党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的国学经典类的课外活动,带领着学员们走进社会生活中。例如:成立一些国学经典的研讨学习分享会,组织学员共同学习与分享自己所熟知、了解的国学经典;或者可以邀请一些国学大师开展国学经典讲座,通过这些国学大师的讲解,帮助学员们获得更深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员们在校内协助共建一些国学经典的文化建筑,使党校校园内充满国学经典的味道。
(二)精选国学经典内容开展教育
在国学教育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内容与党校的思想教育是一致的,因此对于党校内的国学教育应该选取精华部分,从而促进我国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例如:首先可以加强党校学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屈原在被冤枉流放的旅途之中完成了《离骚》这一著作等经典案例都在警示学员要培养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其次,还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像“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岳飞等都是国学经典中爱国主义的完美诠释者。此外,还应该有道德教育。我国的传统思想中,一直重视道德与精神方面的追求,国学经典中也同样提倡注意个人品质的修养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国学教育为辅
从实际来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与国学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如果在党校的教学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以国学教育为辅,会帮助学员更好地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以清华大学为例,结合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办理“厚德大讲堂”作为学校内打造人文素养,营造浓厚校园文化的一档节目,自举办以来,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与追捧,这种形式也更受大学员所喜爱。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展国学教育,要注重将国学经典的精华部分充分挖掘与传授,将思政教育与国学经典充分的结合,使学员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成.国学教育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思考[J].山西青年,2018(04):122.
[2]肖琛婵.浅析国学教育与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质培养[J].明日风尚,2016(07):281.
[3]杨斌, 刘佳, 杜兰柱.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党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 各界, 2019, 000(00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