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容
清溪初中 四川省乐山市614404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教育教学中对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也给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优化自身教学观念,迎合课程改革的潮流,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获得进一步提升。本文也将从教学方式的创新运用方面,对初中地理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初中地理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课程教学的科学高效开展,不仅对提升初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同时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纵观当前的初中地理实际教学,仍有着许多的问题,诸如许多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其教学开展普遍以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了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兴趣学习,也不利用初中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初中地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提升初中阶段整体教育水平的积极措施。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同时也逐渐被普遍运用在现代教育教学之中。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形式,教师在现代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形式全面地向学生介绍丰富的地理知识,并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视频展示,为学生营造一种可观、可感的课堂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更为深刻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
例如在教学“世界经济大国—美国”这一课程内容时,除了教材内容本身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与多媒体,为学生搜集美国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像是自由女神、华尔街等等,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可以从多方面认识美国的经济与地区的地理特征。又如在教学“复杂多样的气候”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搜集不同地区的气候知识,同时搭配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丰富的知识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件中设置一些趣味课外问题,让学生在观看学习后进行回答,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学习。
二、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初中生学习实践中,知识的获取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授课目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生疑、解疑的深刻体验,不仅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实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切实把握,进而促进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地球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可以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如可以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问:地球运动的含义是什么?地球运动有哪些特征?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和地球的运动有哪些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为学生的思考学习指引方向,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学习知识重难点。又如在教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先让学生学习交流中国的农业主要有哪些地区分布?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哪些特点?相对应的农业有着哪些特点?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思考,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密切的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组织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代重要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通过共同讨论来完成课程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现状,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上,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西北地区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对西北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现实问题”为探究主题,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思维定势,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发挥小组探究的优势,结合西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料,每人负责一部分进行探究,然后组员汇合将自己收集到资料进行整理,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适当加工浓缩,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总而言之,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师要注重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对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合理优化,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会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钱林.浅谈如何开展初中地理趣味教学[J].求知导刊,2019(27):54-55.
[2]代桂运.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培训,2016(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