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姜瑜
[导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入身心,
        姜瑜
        渠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入身心,教师越来越强调课堂上核心素养的渗透。“文化意识”是英语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文化差异中增强文化理解,逐步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立足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在英语教学时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
        关键字:中学英语 文化意识 渗透策略
        所谓“文化意识”就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人文修养和个人取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极大地重要性,其不仅能够全方面的丰富学生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在文化差异中增强文化理解。只是,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关注学生的语言建构,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所以导致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不够准确,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向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
        一、在词汇学习中渗透文化意识
        积累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倘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够准确,那么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一些英文单词,虽然翻译成同一个意思,但是涉及的语境却不同,就比如:allow和permit都表示“允许”的意思,但是allow却含有消极意味,不如permit正式。就如这句话:“Hunting is allowed in this area, though not officially permitted. ”(这个地区是不可以狩猎的,尽管法律不允许。)诸如此类的词,在中学英语课本中也有很多,像:accept和receive都表示接受、收到的意思,但是accept的接受是有意识的,如:I’ve received a gift from him, but I’m not going to accept it.而receive的收到表示无意识的,如:Did you receive any letters today?红色red在我国是十分喜庆的颜色,它象征着热闹、成功、漂亮、繁华等,就像我国传统婚礼,新娘子都是穿红色的嫁衣;而在西方红色通常指血腥、暴力、恐怖和危险等,如:“red ruin”(火灾)。所以有些西方人会不习惯,中国人结婚穿红色礼服,他们会认为是把“危险”穿在了身上。因此,对于词汇教学,教师要从语境出发,让学生明白其用法和含义,对于特殊文化背景的词,还要追寻文化溯源,让学生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了解其引申含义。这样既可以丰富词汇教学内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在阅读分析中渗透文化意识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拓展词汇量,渗透文化意识的主要来源。

阅读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而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渗透的文化内涵,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高中阶段,学生需要丰富的阅读量来填充自己,教师要提供更多类型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中西文化,并坚定学生的文化信仰,使学生自觉地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和继承者,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中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国家文化的单元有很多,像:《Music》、《Body language and nonce》、《films and TV programmers》等等,在执教这些单元时,教师可以从pre-reading和while-reading两个环节入手,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例如:在执教《Body language and nonce》这节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了一篇介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文章,在阅读之前,笔者结合阅读内容,从文化意识的角度设计了多道练习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最终通过解决问题,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体会相互了解和认识的重要性。总之,涉及中外饮食、建筑、语言、地理特点等类型的文章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可通过阅读练习的方式,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文化意识
        中学时期,各科教学都十分紧张,除了课堂时间外,课外活动也有助于延伸教学,辅助教学内容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学着在课外活动中安排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形成文化意识,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电影和电视节目是了解中西方历史和文化的有效途径,学习了《films and TV programmers》这节课后,笔者在课余时间举办了一场电影配音活动,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英文电影角色配音,并用英文阐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角色。这一活动,一来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二来也能驱动学生多多接触外国电影,潜移默化的受到外国电影的感染,了解外国文化。除此之外,笔者还成立了“中外名胜”调查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课下查阅图书,上网搜索世界著名旅游景点,并介绍那里的地理环境以及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这样做,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文化意识。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成为了各国竞争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学生要在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接受,这样才是面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式。高中英语教学有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责任,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教材之外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使学生在文化差异的理解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国华,张姣.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2):107-111+117.
        [2]鄢佳蓉. 中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 才智,2019(08):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