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高洋
[导读] 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为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系列要求
        高洋
        青岛西海岸新区育英小学 266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为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系列要求。这也促使小学英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贯彻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为基础,探索多元化、针对性、有效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性,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愉快化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为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课堂构建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三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构建研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化、理论化学习提高英语知识、形成初级英语学习意识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不仅帮助当下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更是为学生后期高等英语学习奠定发展基础。但是,在传统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下,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真正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在被动学习者的状态下,自然无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很容易产生高消耗、低成效的教学结果。为此,需要及时转变自己传统教学观念,建立起“人本教学观”,以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去优化小学英语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整体性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质量。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好课的产生,必然建立在一个科学正确的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作为一堂课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只有建立在科学正确的教学目标上,才能为后期教学有效性提供根本性保障。假设,当教师因为自己的主观判断偏向,导致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高,超出了学生实际的知识接受水平,那么一旦学生跟不上教师课堂的教学节奏,那么很容易造成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长久至此,甚至会导致学生直接丧失对小学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科学合理投入精力设计每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而目标的设计教师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喜好、认知水平上限、最近发展区有着客观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握学生的客观学情需求,才能助力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二方面,教师需要投入精力研习教材,能够深入了解教材编著者的教育述求,进而根据学生的客观学情需要,去加工和重组教材,从而设计出来的目标,不仅符合学生客观学情需要,也能实现教材目标的顺利达成。
        例如,在设计《what’s he like?》一节课的目标上,1.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课的五个新单词:young, old , funny, kind;strict。2.能掌握句型:who’s your…? what’s he /she like? 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3.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4.教学重点——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5.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 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6.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3)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3)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这样详实化、层次化的目标支持上,将会助力教师更加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将促使教师更为精细化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同时也将助力教师提出服务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力,最大化保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有的放矢的教学引导,带领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完成一次高效化、优质化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宽松和谐环境
        在传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以灌输式、填鸭式的主导教学形式展开教学,这样意味着无法有效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无法有效发展学生的主动知识获取者角色,这样较为压制性的教学过程,不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观,违背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导精神,为此,教师应该抛弃传统师道尊严的角色,以良师益友的角色,成为学生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辅助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化、和谐化、开放性、轻松化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有效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将激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思维,进一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循环往复下,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发展。
        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英语小帮手”的环节,具体而言,该学习岗位是班级学生轮流担任的,这一岗位的职责就是在每一节英语课堂后,收集班级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学习意见,并且向英语教师定时汇报,而英语教师则应该尊重学生意见,认真对待学生的意见,并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反馈下,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师和谐可亲、平等近人的形象,促使学生更加有勇气在课堂中、在课堂下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同时有效发展了师生和谐共生的关系,更加利于教师创建属于师生彼此的和谐共生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正如高尔基所言: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所以只有在尊重、平等、民主、友善的师生互动下,才是创设乐中学、学中乐、乐中长教学环境的根本保障,从而最终将会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踊跃发言的学习氛围,这即利于教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也利于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特优势,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信息技术集合声光影像为一体化的教学工具,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视频、音频、动画、PPT、投影仪等教学功能上,根据英语课程内容上,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仿真性的生活情境,使得生活情境在课堂重现,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直观理解的学习能力,也有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教学《In a nature park》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风景图片,为学生在课堂中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景,这样自然有效吸引学生学习的目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分享自己假日活动的欲望,进而在教师图文并茂和师生互动分享过程中,自然提升了学生课堂良好学习状态,从而也将显著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英语课程内容,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这样不仅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传统口述难以表达的语法知识,还能够有效丰富课堂的教学表现,使得学生能够在直观具象、生动立体的情境学习中,有效保证学生学习英语过程的愉快体验性,从而以此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效率的共同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研究中,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创设宽松和谐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学三个方面的研究,是贯彻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学生客观学习实际情况,提出的相关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结合当下学生学习的客观学情需求,积极探索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为教师有效教法提出做到根本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教之有效、学之高效的课堂盛景。
        参考文献:
        [1]魏爱华.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00163-00163.
        [2]龚敏莉.巧用微课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英语教师,2016,16(21)
        [3]张春辉.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J].学周刊,2016(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