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钗环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邮编 5322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外延纵深拓展,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是其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可行路径,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是其核心教学目标。这种审美不仅仅是对音乐的鉴赏和审美,更是对生活的审美、对自我的审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使他们拥有明朗的生活勇气,这才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本文立足于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分析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几个要素,并提出一些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新思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音乐鉴赏;审美教育
前言:对音乐的鉴赏过程,即对音乐的审美,涵盖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审美理解力等多个方面。音乐审美不仅是对音乐的感知和享受,也需要对音乐做出正确判断和分析,促进学生自己对事物的感性理解和理性认识。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要素
1.教材要素
音乐鉴赏教学主要是听觉的享受,好的音乐能使人身心感到愉悦。而音乐教材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载体,其中丰富的音乐选材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中也融入了民族音乐,呈现了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次,教材也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了结合,如贝多芬、洗星海等。另外,教材中的音乐涉及到各个国家,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够感受和了解世界各地音乐特点和文化,在丰富学生眼界的同时,也能领会音乐的多元化和兼容性并学会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的不同文化。
2.教师要素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要引导作用。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学识的限制,需要老师加以积极引导开展对音乐的鉴赏。
3.环境要素
音乐的魅力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增强学生的共情。在如今的教育设施不断发展更新的情况下,相关音乐设备不断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强大,这对于充分挖掘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利的[1]。
二、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法的新思考
1.丰富学生对音乐的层次体验
音乐鉴赏是一个从听觉感性到认知理性的复杂过程,这就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丰富学生对不同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如果只是给学生听一些风格一样的音乐,学生不能明显感受到不同音乐之间的差异,这种只会造成学生对音乐感知的钝感,成为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严重阻碍。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不同的风格音乐,丰富学生对音乐多元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逐渐形成对音乐的审美。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维度”教学法增强音乐的变换风格,加强音乐作品之间的对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首先,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将不同地域同一时期的音乐作品编排在一起,加强学生对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文化碰撞的体验感受。另外就是音乐在空间维度上的呈现,即同一区域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同处于西北的蒙古族、回族、汉族、维吾尔族藏族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迥然不同[2]。这种从音乐的不同维度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增强对音乐的深刻认识。
2.加强音乐鉴赏教学中的环境要素的建设
环境要素是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需要依托于外部环境和资源作为辅助,以此增强学生的听觉体验。这种环境要素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比较抽象的音乐环境教学氛围,老师要充分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如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教学情境的营造。如在学习花城版高中音乐教材中《盖邮戳的音乐》时,可以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该音乐并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相应的享受。
以此为课堂导入,再在这种形势下,给学生讲述相应的创作背景,可以为如下内容:该段音乐录制于非洲的加纳大学邮局,两个邮政工人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做着盖邮戳的工作。这种歌曲的功能就是可以把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使乏味重复的工作变得有趣,工人们也就不知不觉地将生活变成了艺术。录制音乐的人在描写邮政工人时写道:“那听起来好像音乐,当然它就是音乐”。然后,老师紧接着以情感导入:著名的音乐家艾夫斯说:“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思考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对这种崇高的艺术热情打动,并学会欣赏。
另一方面就是比较实际的音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教师的布置和专业设备的完整,这些都能为学生的审美鉴赏教学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在这些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更系统、完整的教学环境。
结语:综上,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中审美教育的要素,帮助高中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季红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
[2] 李泓静.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J].发现(教育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