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彩芹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人们高举素质教学旗帜的现代小学教育中,小学美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其教育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正是影响美术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构建小学美术的高效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思索探究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教学
我国长期以来都处于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之下,因此美术教学存在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弊端,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昂扬,而同学却在底下听得昏昏欲睡。除此之外,由于美术这一学科不在升学考范围,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给予其较多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这一科目就是形同虚设。以上种种现状都极大地影响到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美术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在不断的反思探索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美术兴趣
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产生直接的兴趣。宽敞的美术专用教室,室内艺术品的摆放,墙壁各类的美术作品,这些环境的美化使学生处于趣味的画境体验,产生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例如,在教学“海洋”相关内容时,笔者在教室四周摆放了数幅巨大的海底情景图片,并陈列了许多表现海底生物的艺术作品。学生一进来就犹如置身于神秘的海洋世界中,“真实的海底”体验让他们兴奋不已,学习热情大增,这节课也取得了相当好的课堂效果。
外界的环境,包括生活情景、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等也能激起学生对美的强烈追求。比如,上美术课的时候,恰逢下雨,笔者让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到雨中去嬉戏,去体验被雨点滴打在身上的清凉与惊奇,体验被雨淋湿的惬意与狼狈,更体验在雨中的欢乐与激情。这对于学生来说形象是生动的,感受是深刻的。学生对小雨的形象充满表现欲望,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把雨中的感受画下来。
二、结合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有了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会愿意主动投入到美术课堂活动中来。因此,美术老师要能够在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学生的兴趣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造出一堂丰富有趣的美术课。
例如,在教学“趣味动漫”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爱看动画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新课导入前,为学生播放《米老鼠与豌豆茎》片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再让学生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片段,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并学习其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然后再让学生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片段,体验建筑师的巨人角色。再欣赏完这些作品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些画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色彩,线条画得怎么样?再进行讨论。最后再出示一些学生变大之后的合成照片,此时学生一定会感到很新奇,紧接着教师将布置本节课的任务:要求同学们异想天开,用线条、色彩画出你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各种奇特的故事。
三、重视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和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教学符合新课改这一全新理念,能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布置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合作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在组内进行沟通、讨论、互动,实现思维互补,最终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纸杯变变变”内容时,为了提升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为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笔者将学生分为了五人一组,在确定好每个小组的成员后,笔者为学生进颁布了一些探究任务。首先,笔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杯子有什么设计技巧和一些自身的独特之处。其次,再让学生根据平常所见的杯子进行大胆的设计。最后,笔者会让小组同学积极的探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将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学生的意见组员的意见进行融合,共同创作一个杯子。如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合作学习,就高效地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利用传统面具,启发造型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工艺造型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美术兴趣,启迪学生的造型思维。如,我国传统的面具,它本身造型就非常的夸张,将它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灵感,进而引导学生创作。
例如,在教学“自画像”内容时,笔者就将传统的面具造型融入到了教学当中,利用面具造型夸张的特点,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展示。首先,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面具哪一个部位最为突出,让人最为让人印象深刻。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面具的眼睛,绘画的比较夸张,一般都像铜铃一般的大小;有的学生说面具的嘴巴较为夸张,他们的牙齿舌头都很突出;有的学生说面具脸上画上了很多的皱纹,在他们的额头、眼角还有嘴角的地方等等。传统的面具对人脸的绘画特点,给了学生许多的创作灵感,所以学生在对人像进行创作时也会,采用比较大胆,进行特色绘画。其次,笔者就让学生选择本班的同学,用他们的脸当做模型进行创作。于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大胆地将学生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了夸大。有的学生嘴巴比较大;有的学生鼻子比较大;有的学生眼睛比较大。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大胆而有特色的绘制,抓住人像面部绘画的特征。如此,我们就通过这样的教学,就实现了启迪学生的造型思维,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发展,进而能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五、开展美术比赛,活跃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因素,认知尚未完善,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总是爱比一比谁画得好。所以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比赛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并高效的使全部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进而为学生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彩色的梦”内容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通过回忆、欣赏等方式,采用适当的手法表示自己的梦境。首先,笔者通过联系实际导入教学:“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做过哪些甜蜜的梦呢?描述给大家听听。”然后,笔者选用各种颜色的油画棒图在画纸上:“甜蜜的梦有着丰富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时候,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关于梦的知识吧。”然后笔者找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梦境,同时进行点评:“这么甜蜜的梦,不仅你们迷恋。那接下来,大家就把自己的梦画下来吧,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看谁的梦更加的多彩,就给与奖励好不好”最后,笔者带领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比与互相欣赏,并选出优秀作品。如此,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还能让学生在相互欣赏中有所收获,进而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美术学科对小学生发展和进步的特殊意义,积极提升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美术课堂的改革,设置科学高效的教学目标,优化教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小学生喜欢上美术、喜欢上美术课堂,并以此促进小学整体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志伟.如何建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高效课堂[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1).
[2]李振荣.当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J].学周刊,2013(31):156-157.
[3]张建新.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堂美术展示课的启示[J].成才之路,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