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燃英语学习热情——以初中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刘成格
[导读] 兴趣是什么?是指个人对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性。
        刘成格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255100
        摘要:兴趣是什么?是指个人对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性。兴趣有什么价值?兴趣是求知的内驱力,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是就会特别关注它,且对其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深厚。?如何培养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有着不小的争论,有人认为是先天的,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笔者倾向于后者并想法设法将这一想法落实到实践中,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英语课程为例,尝试探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途径;兴趣培养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年龄呈反比,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热情不高,也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影响了教学正常进度,亟待改善。该现象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并发挥教师素养,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下所示:
        一、创新教法,用新趣装饰课堂,吸引学生
        教法是包括教授法与学习方法两大部分,只是因为学生年龄小,能力不足,缺少概括、总结学习方法的意识,因此让教法占据了主导地位,由此可知教法的优异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据笔者获悉,学生学习兴致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教法老旧、单一,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关注教学教学新动态,要主动学习借鉴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方式、模式,提升自己的同时用新、趣装饰课堂,吸引学生。
        如,在学习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ooms are?这一单元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认读bathroom/rush/central/convenient/politely等词汇,掌握Could you please……/May I ask……/Excuse me, would you mind……等句式。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笔者利用课下时间学习借鉴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包括情境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法、生本课堂、生态课堂、层次化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方式等等,提升了自身素养。当然,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知行合一,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计划,尽可能将所学的新知识容纳其中,于是学生进入了生活情境导入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情景剧表演活动中,有了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了自身的学习热情,值得肯定。
        二、营造氛围,用氛围感染学生,调动情绪
        课堂氛围指的是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和思维等心理状态。

这是因为教学是师生合作的结果,双方关系如何,合作是否愉快、默契,对教学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积极的教学氛围能感染学生,调动大家的情绪,点燃大家学习热情,促使大家不断进步。
        如,在学习We're going to save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笔者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识读记忆litter/ugly/advantage/coal/shark/turn off/take part in/develop laws等单词与词组,夯实自身基础。与过去不同的是,笔者不再强制学生学习,监督学生背诵,而是将教学重心集中到了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上,以期能借助氛围感染学生,调动大家的情绪,让其主动进入到教学活动中,习得新的英语知识,为此笔者放低身份,主动亲近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获悉了学生的真实想法,知道了学生对课堂以及教师的期待,拉近了师生关系。正是因为如此,笔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并将其转化为了听课的热情,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即便是有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也会被氛围感染,调动,跟上教学大队伍。
        三、创设环境,用环境熏陶学生,激发兴趣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师生关系等等。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态度端正,行为积极,乐于探索,热情开放;而一个压抑沉闷的教学环境中,师生、生生关系紧张,彼此孤立,表现消极,逃避学习,根本没有学习动力,为此笔者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的创造,且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教学环境。
        如,在学习It's important to have good habits.这一单元时,笔者不仅保持室内通风顺畅,照明充足,教学设施良好,为教学提供了物质保证,还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组织了一场师生座谈会,会议的内容就是商讨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邀请学生力量加入其中。即便是师生双方存在异议,没有达成共识,也获悉了彼此的真实想法,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到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将课堂主导权让与了学生,凸显了学生课堂“主角”的身份,激发了其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帮助学生获取了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综上,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并想法设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并将其提上了教学工作日程中。笔者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也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总结出了上述几条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利娜,吴勇毅.学习策略在学习动机与英语自主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J].外语教学,2017(03).
        [2]王书锋.浅析初中英语教学的兴趣培养[J].学周刊,201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