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26期   作者:李庆珍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行业也在日益发展,
        李庆珍
        中国政法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北京 102249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行业也在日益发展,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创新创业这的教育观念也在一直更新变革,这使得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为给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创新实践的观念,老师们必须采取创新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学生们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以后的就业或创业。老师们可以开展创新实践的课堂教学过程,帮助学生们建立创新实践的培养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或自行创业。现在各大院校都争先恐后的改革创新创业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更好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意义和措施,旨在可以帮助学生事业的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就提供应有的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观念;改革;创新创业
        引言:教育经过很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变得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日益明显,在教育观上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高校在实际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上并没有透彻的深入到学校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也没有与实践进行挂钩,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重要关注的问题,教师们不应该抛弃这项教育观,现在的社会正需要创新,任何企业都要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创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才能真正带动就业,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走上就业的岗位。
        一、老师的角色定位
        要完成创新实践的教学培养,首先要确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他们内心的紧迫感会明显降低,没有过多的学业压力,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上了大学或大专等院校之后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没有社会危机感,面对的问题会很少,学习的知识也不会像在高中时候那样去复习、背诵、记忆。但事实上学生们面临的问题会非常多,甚至比在高中遇到问题的数量还要多,不仅面临着大学4年来的专业学习问题,还面临着之后的就业问题,创业问题,以及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步入社会的转变等等,所以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可以适当的松懈,但是意识不能处于松懈的状态。老师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自身的作用,时刻督促学生学习,给学生们适当施压一种紧迫感,让学生一直保持应有的警醒,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意识,知道上了大学之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完成。老师们也应该在课上给学生们培养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归纳四年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们知道创新带动就业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们才不会迷失方向,一直保持着积极上进的态度,才会更好的完成大学的学习时光,这才是学生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建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
        国务院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字叫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篇文章明确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国务院也对此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让老师和各个高校重视对创业教育的培养,这一系列的计划就是让更多毕业生的人走上创业创新之路,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并推动中国以后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国务院要把创新创业的教育融入课程的重有因素,这个教育贯穿着整个大学的教育过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要理解的,灌输学生正确的创新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创新创业的教育观。
        1、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现在各高校都主动的去更改教学模式,在课程当中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们更好的拥有一个自己的奋斗目标,利用自主创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找到好的工作,学生们自我创业或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外面实习,了解工作岗位具体的职责以及在工作上面的一些问题,老师们也支持让学生们出去实习或到外面工作,让他们真正了解一个职业,了解一个职务职责,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来自直观的经验远比理论要具体一些,学校也对学生们出去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并且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为学生落实实习工作。国家也有很多的政策扶持,去支持学生们创新实践,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相应的回报或奖项,如果学生以后的职业是一名教师,那就更需要学生们去实习,去领悟作为老师怎么才能把学生们教好,让学生们好好听课,以后考上好成绩,并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从中吸取经验,然后发掘出学生们适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为以后的教学之路打好基础,成为一名好的老师。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不管学生们学的科目什么都应该是这样教育理念,不应该让学生们一直在学校学习,也应该让学生们走出学校并实践创新。有的学生学的是关于火箭的内容,学校也应该配合学生,给学生们留出位置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小火箭等科研,并且鼓励学生们进行实验发射等工作,对学生予以支持,为以后的创业做好打算。这些细小的方向都能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动手实践的机会,这也是各大高校目前重要的发展方向。
        2、老师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每个高校学生都需要去学习的,不管是大专中专还是大学本科,都要去学习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业。创新创业的教育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策略,面向的方面非常的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利用创新的教学教育方法,帮助学生们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当中,让学生们更好的吸收并确立以后要做的职务和以后要做的事情,并确立自己的目标,方便以后的学习。

例如:老师在教物联网或市场方面的知识时,不仅要讲当中的知识点和以后要面对的问题,也要在其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教育,去帮助学生们确立自己的目标和以后想干的事情,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让此专业的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学校和老师们一定要珍惜人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每个学校都有在专业课和创新方面非常拔尖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独有的优势,把学生的优势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培养,让学生经过专业的培养和训练,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和展现。尤其是创新思想的人才和拥有创业本领的人才都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学校和老师只有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珍惜人才,这样创新创业教育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创新创业的教育也会往好的地方发展,这才是老师们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目的,老师想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综合能力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努力争取做一名创新创业的人才,在社会中贡献力量。
        4、对老师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对老师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让老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把创新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然后学会创新。对学生做一些专业的教育,更好的帮助了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工程或基建,都需要一些专业的教育学生们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而不是随便一个老师教一些基础知识,学生们就能做好,并且这样工作需要学校有良好师资环境,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自主学习思考和自行发挥创新,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的教育结合到一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了解职业,并更好的进行培养。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得到专业的学习教育,导致毕业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这都是专业不精造成,所以说,让学生们得到专业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也应该配合学校做好反馈工作,在每个阶段的课程结束后针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通过学生们反馈的意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保持学生为主体的最大化发展。
        5、让学生理解实践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既提高了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这个职业的理解和对各个职务的理解,有些学生喜欢的是自己创业,而不是给别人工作,这需要学生自己感受创业的艰辛,有的学生可能没毕业,不能体验到创业的艰苦,学生们可以去给别人工作,让后在工作的时候观察老板的辛苦和老板要做的事情,为以后的创业积累经验。如果你学的是餐饮方面的内容,你可以去观察别的老板是怎么工作的,这家店生意火爆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思考然后积累经验,然后在这基础上再去创新,创新出自己的风格,为以后的创业打好基础,利用一切可以实现的手段为以后创业做积累、做铺垫。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两面性
        很多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一个个人能力,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学科去学习去教学,这样反而会浪费课堂时间,老师们应该做的是在课上讲知识的时候把创新创业教育穿插在知识当中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的理解这项能力。老师们不能只让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而不教学生们以后工作当中应该怎么做,怎么创新怎么才能实践解决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校方应提供学生们实践环境,配合学生们学习,并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创业的活动,为社会培养更好的人才,一定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反应理论内容。学生们以后工作,会发现理论知识只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学生们真正需要的就是实践得来的方法,得到的创新,而不是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以不管是学校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把重点放到实践上去,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经验,这样的经验也会记忆深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起到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综合水平和素养,还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明确自己的岗位。把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作为一种目标而努力,使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和优势来完成职业规划,更好的走向以后的岗位,同样也能让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相萌萌.基于整体观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探索——评《“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64.
        [2]钟彦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研究[J].才智,2020(17):65.
        [3]赵恒,舒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探究[J].才智,2018(06):38.
        [4]田学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设想[J].继续教育研究,2017(03):20-22.
              作者简介:李庆珍,(1978-11)男(汉族),山东鄄城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