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勤燕
广州市从化区新城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510900
【摘 要】模块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及最大化利用;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统一;能整合时间资源,将有限的课时产生倍数增长的教学效益;更利于学生有效建构模块知识点,避免零碎的语言拾得,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模块整体设计;教学话题;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模块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根据模块主题,整体设计模块教学目标,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理清各板块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基于学情分析,整体划分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整体安排教学课时的教学活动。每个课时都应体现模块内容的整体性,又要符合课型所关注的侧重点。
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由两个紧密围绕模块主题单元构成整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及把握常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对模块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教师通常只关注文本中出现的知识点,将教学内容拆分成零碎的小块,每个课时教学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2.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导致教学中出现课时目标不明确,与模块教学目标缺乏逻辑性。3.教学过程缺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新旧知识的整体思考。对课时之间的教学活动、方式相同,表现出同梯度的低等训练;课时与课时之间、前后单元内容的呈现不科学,缺少有效的整合,不利于学生的巩固和拓展延伸。
本文结合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Module 3 Days of the week模块整体教学为例,探讨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模块整体教学目标,准确定位课时目标
模块教学目标在整体设计教学担负着导向的作用,是英语教学设计的“航标”,课堂教学活动都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则要求教师立足于模块总目标、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学习资源等方面预设学生在该课时学习的效果和标准。进行模块整体教学,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做到整体把握模块教学目标,要在模块教学目标下建立课时目标。教师备课时要整体把握各单元教学内容,要将每个课时、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要凸显教学目标的递进性。基于以上的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笔者觉得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应具有两方面的体现。
1.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要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五个维度进行有效设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培养学生英语素养为出发点,要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维度的目标融汇贯穿于各课时的目标设定,整合课时教学目标,实现模块目标与课时目标整体联动,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科学有效的提升。
2.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要综合考虑模块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模块目标是设计课时目标的向导,课时目标要服务于模块目标,课时目标是实现模块目标的“基石”。所以预设各课时目标,不能简单的对模块目标进行分解,要旋绕模块教学总目标,且呈上升之势。要层层推进
例如,在设计Days of the week的模块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时,笔者根据不同的课型设置层层推进教学目标,通过六个课时目标的积累和提升,循序渐进的达成模块目标(见表1)
从上表中可看出,在设定模块总目标时,教师站在整体的角度通盘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学生设置最近发展区。课时目标就如同在该区域中搭建的“脚手架”,分层构建实现模块教学目标的平台。模块整体目标的设计还应考虑到语言学习的连续性及渐进性,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之下,各课时也得呈现出不同的课型特点(董玲,2017)。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功能,促使各课时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模块目标。
二、围绕模块话题,主线贯穿课时话题
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设计一个话题,它统领着两个Unit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语言知识。为能提高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应基于模块话题,考虑如何以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于每个课时的话题,将课时内容进行合理连接。而且后一课时的话题既要基于上一课时的话题,又要高于前一课时的话题,使各课时的话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模块的语言结构起到补充的作用,同时完善和丰富了模块主题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相关的语言知识体系。
例如,在整体设计教学Days of the week的内容划分时,笔者基于模块话题内容,设计了六个课时的单课话题(见表2)。
在本Module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简答的明确该模块的话题为Days of the week显然是不充分的,因为该模块的两个Unit的教材内容分别涉及城市的星期七天的英语表达、学科、生活(活动)等方面。所以教师要围绕模块话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好不同层次的课时话题。如表2所示,第一课时是学习了解一周七天的英文单词表达核心词汇和句型。第二课时是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描述最喜欢的一天及原因。第三课时是通过对话文本的学习,了解一周各天合理的活动。第四课时运用核心词汇及句型描写课余生活。第五课时是熟练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子描述每天丰富的校园活动。第六课时是快乐学习,快乐每一天。本模块以week为主线,将六个的课时的话题串联起来,使得每个话题都与模块话题紧密联系,相互之间承前启后,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
三、把握单元板块特点,重组整合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各模块由Let’s talk/read. Fun with language. Sing along. Sound family. Story time. Did you know. Self-assessment七个板块构成一个整体模块的教学内容。各个板块在模块教学中有其不同的教学功能,但各板块的内容基本都存在着 “知识结构”的联系。我们要从模块整体教学的视角,透析单元的知识点,挖掘其内在联系,并根据整体教学目标及课时话题的教学需要将各个板块的内容进行重组、删减、补充,凸显整合性。因此,整体的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板块内容相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对各板块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实现模块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学习效益最大化(任洁,2016)。
整合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有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模块乃至每册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每个话题所呈现的生活内容、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所蕴涵的英语知识与能力等都能成为整合的要素,充分发挥教材体系的优势(王燕,2015)。(见表3)
4.拓展练习:看图补全谈论最喜欢的一天的小对话。
1.能“四会”掌握Unit 5的核心词汇。
2.能借助图片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子谈论、从喜欢的课程、活动等方面谈论最喜欢的一天。
3.通过参与各教学活动,加深对星期及其相关内容的了解、记忆、运用。
4.能读懂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有关本模块话题的对话。
Period 3 1.词汇:always parent housework never often go shopping park visit film
2.句子: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 及回答。
3. Unit 6课文
1.能“三会”掌握Unit 6核心词汇,并能在句中熟练运用。
2.能初步运用核心词汇及句型,谈论每天合适的活动。
3.能理解并准确朗读课文。
Period 4 1.巩固归纳Unit5、6的词汇和句型。
2.完成Unit6 Fun with language:
(1)Listen and match.
(2)Ask and write.
(3)Read and answer.
(4)Do the project.
3. 《Activity Book》Unit6, Ex3. 1.懂得归纳巩固Unit5、6的核心词汇,能熟练运用句型于情景之中。
2.能借助板书的提示谈论每天的课余活动。
3.能读懂与话题相关的文本。
Period 5 1.复习巩固Module 3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子。
2. Did you know.
3. Written:《Activity Book》 Unit5 Ex5
4. Unit5 Sound family
1. 能熟练地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子谈论一周的活动
2.能熟练运用本模块核心词汇和句子,能仿照文本,向自己的朋友、家人介绍自己一周的活动情况
3.能准确读出tr dr nk i ind wr的发音,并能拼读其它符合这些发音规则的单词的读音。
Period 6 1.复习巩固Module3的知识内容。
(1) 巩固练习:《Activity Book》Unit5 Ex1、3,Unit6 Ex1、4.
(2) 拓展阅读:《Activity Book》Unit5, Ex4.
2. Unit 6 Story time
3. 补充性题型练习 1. 能熟练、灵活地运用Module3的核心词汇和句子,完成各项听说读写练习。
2.能理解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有关本模块话题的文段。
3.能理解和正确朗读Story time的对话。
4.能运用本Module所学的英语知识解决相应的练习。
如图3所示,设计者依据课时目标整合重组板块教学内容,各课时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使学生从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有效学习过程。六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基于文本、活动、交际进行重做和再构,能有效引领学生从感知理解语言到掌握语言再到综合运用语言,逐层推进,体现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习得过程。
四、整体规划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前后紧扣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话题及整合板块内容之后,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两方面综合设计前后衔接密切、梯度递升的教学活动,将知识内容与技能发展有效结合。因此,在进行模块整体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现仍以Days of the week整体教学设计(表2、3)为例,简述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1.复习导入有铺垫
模块中各课时的热身导入环节,教师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之外。还得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回顾之前课时内容活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第一课时的导入活动可设计为“A good singer”,让学生听、学唱歌曲Days of week、然后进行小组、个人比赛,然后通过唱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话题Days of week,学习一周七天的英语表达,学习本单元的核心知识。
第二课时的导入活动可设计为“Sharp Eyes”利用图片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星期的核心词汇。然后再来一首Chant,进行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比如:
Sunday, Monday, Tuesday,
Sunday is the first 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Wednesday is the middle day.
Saturday is a happy day,
It’s my favourite day.
复习导入环节的活动应以轻松活泼为宜,学生参与面要广,要充分的对上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回顾,同时要结合本节要学内容做好过渡或铺垫。如上面的chant,既复习了上一课时的核心词汇:一周七天的英文表达,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同时chant的末句Saturday is a happy day, It’s my favourite day.更是自然且有效的过渡到本节课的课时话题。
2.课时教学有侧重
第一课时一般为新授课。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得Let’s talk板块对话内容的信息,进入单元话题,熟悉功能句型,初步感知学习核心语言项目,通过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学习并巩固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本节课的单词和课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核心词汇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训练谈论week的各种句式。
第二课时是话题为Favourite Day的巩固课。巩固拓展课组要在于通过听、说、读、看、写等以任务型为驱动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英语技能。巩固课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课时学习的核心词汇、功能句型得到巩固和提升。这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机械操练走向意义操练,使学生从语言知识训练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
本课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巩固和运用第一课时学习的关于话题week的核心词汇和句型,通过个人喜欢的课程、活动等方面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一天。借助图片、情境灵活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谈论、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天及原因,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3. 教学活动显梯度
在各课时实施教学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所需合理安排听、说、读、写、唱、玩、演等课堂活动。这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主要是让学生在参与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中运用语言做事情,这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在模块整体教学中,各课时的教学活动不能孤立的去安排,而应基于模块教学内容和目标作整体、统一的考虑。前后课时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其内容的关联性,能力拓展的梯度;活动中语言和语量应是丰富的、滚动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向上发展的、有宽度的。
例如,第一课时在整体呈现学习Week核心词汇后,安排Chant:
Sunday, Monday, Tuesday,
Sunday is the first 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Wednesday is the middle day.
Saturday is a happy day,
It’s my favourite day.
主要是通过Chant让学生对核心词汇进行上口,巩固,记忆,以便更好地运用在句型中。
第二、四课时为巩固课,可设计“闯关活动”,让学生在Look and say/ Listen and number/Read and tick or cross/Ask and answer四个“闯关”活动中对所学的核心词汇、句型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达到巩固运用的效果。
第三课时可设计“I know the activities on weekdays”的拓展活动。学生在完成教材对话内容内容后,教师可针对weekdays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安排工作日的活动。这可让学生本节教学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整合了其它模块的知识内容,增加语言知识的重现率,提高语言的输出。
在第五、第六各课时,可分别设计:
“The life after school”拓展活动,通过对课余活动的安排,使学生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工作与生活”两不误,初步建构较完整的Daily Routine的知识体系。
“My favourite day”介绍任务。运用核心词汇及句型,结合课程、活动,爱好等方面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天,在听说读写中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这要求学生运用的知识内容广,除了本模块的知识外,涉及的内容有Subjects、Activities、Sports等等,体现出对整个模块甚至学段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以上六个课时的教学拓展活动,从对词汇的感知理解,到词句的巩固记忆,再到语篇的拓展运用,各活动之间呈梯度设计,后一课时拓展活动的语言量及能力培养对前一课时活动体现出了涵盖与提升到关系,分别指向并最终实现模块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能让我们厘清模块教学的思路,围绕模块教学目标和内容,深挖教材的各板块功能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脉络清晰的模块教学的主线。进而整合课程内容,杜绝分割的碎片内容;准确定位模块目标,避免课时目标的偏离现象;着眼模块话题,通过主线贯穿再构课时话题。最终实现模块整体教学结构,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燕. 关注话题与功能 优化单元课时教学[J]. 小学教学设计, 2015, 2: 13-15﹒
[2] 董玲. 例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7,40(4): 36-40.
[3] 任洁.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39(2): 6-10.
[4]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