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视唱练耳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郭兆楠
[导读] 初中阶段是训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郭兆楠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省龙岩市364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训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新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作为一门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近年来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是众多音乐教育者一直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课堂;音乐教学;视唱练耳

        随着视唱练耳教学的成熟和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如何突破该音乐学科的发展,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如何将视唱练耳从单纯的音乐技能课程转变为综合的音乐素养课程[1]。在学生中,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乃至其他东方音乐文化相融合,促进视唱练耳成为更加丰富的内容,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一、当前初中音乐课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许多学生希望借助音乐放松身心,但由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许多音乐课缺乏学生的注意。作者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项研究调查了学生是否喜欢听音乐,喜欢的音乐类型,何时习惯听音乐以及生活中存在哪种音乐。大多数学生的态度和对问卷的回答表明,他们认为音乐很有趣,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学生甚至写了整张纸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但是他们非常喜欢音乐,以至于经常在音乐课上闲逛,互相交谈,对所学的内容漠不关心[2]。不可否认的是,同龄的孩子有分心和过度活跃的倾向,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他们对音乐课的冷漠态度。根据调查问卷中学生的反馈,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他们喜欢新鲜时尚的音乐,但是在音乐教材中主要是民族音乐以及外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对这种音乐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感到无聊。一些学生将他们的家庭作业从其他科目带到音乐课。我问为什么。一些学生甚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们的父母要求孩子们在音乐课上花费时间来完成主要科目的作业,在某些父母看来,音乐课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小类,这也影响了孩子们对音乐课的看法。
二、初中音乐课视唱练耳的教学路径
(一)视唱练耳训练融入学唱中
        中学音乐教材主要由学习唱歌和欣赏两部分组成。在学习唱歌之前,老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分析乐谱,让学生识别并记住乐谱中的时间戳,表情标记和力度标记,然后要求学生跟随钢琴或老师尝试以较慢的速度唱歌。老师可以使用科尔文(Colvin)手势向学生讲授音调,并在遇到强度标记或表情标记时提示学生。教师应积极利用肢体动作在平台上引导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唱出正确的音乐,也可以很好地推动学生的歌唱情绪[3]。以较低的速度演唱了乐谱后,您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来消化它,让他们以低声再次缓慢地哼唱乐谱,然后让学生们登上舞台为您提供指导。其他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感受音乐的魅力。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练习他们计划在课堂上唱歌的节奏。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双手稳稳地跳动节奏,另一组用双手跳动节奏并说“ DA”而不是每个音符,然后根据另一组给定的速度唱出节奏,让两组彼此配合其他。

学生较熟练地练习节奏后,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手拍打稳定的组快慢,并根据不同的速度调节及时让另一组学生,以便充分调动课堂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节奏的乐趣。
(二)视唱练耳训练融入活动中
        在课本中,每节课后都会有一些音乐活动。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工具,例如纸杯。让一个或几个同学用纸杯打节奏,然后让表现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加油,继续练习。在视唱练耳中,学生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用双手稳定拍子,另一组是唱歌,然后交流,这可以使无聊的练习变得有趣,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有一个有节奏的接力赛。 给学生做有节奏的运动。 将此练习分配给不同部分的学生。让他们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每一组的学生依次键入他们要负责的节奏,老师可以记录学生的节奏声音并将其回放给学生,让他们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经过一到两次音乐符号的独奏会后,然后带领学生画出旋律线以及旋律的起伏。在钢琴或电子钢琴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以唱歌,随行老师演奏音乐,将音效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变化[4]。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使用混合式相互学习的方法将具有良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分成几组,并组成几个这样的组,安排一些简单的旋律创作或多声韵律以及其他训练任务,让大家交流和讨论 彼此之间,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己做准备,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举行小组比赛,每个小组互相投票,以选择学生之间最佳合作的小组。教师可以自由地建立各种奖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营造课堂气氛。
新时期的视唱练耳教学不应仍然是“教学”模式,而应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学生如何更好地接受和学习的问题,并尝试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答或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以确保学生活跃的精神状态,以确保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更高,当然,这种教学方法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结束语: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标,在人们的生活中,将视唱练耳的教学纳入初中音乐课是必要且有效的,不断地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欣赏音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求从小就对儿童进行科学的音乐基础教育,例如视唱练耳,然后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将视唱练耳的教学纳入初中音乐课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是中国初中的视唱练耳和耳部训练还不够成熟。如果每个音乐老师都可以更多地关注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而普及和全体人民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只是时间问题。我希望作为音乐教育方向的研究生,能够为视唱练耳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一鸣. 关于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的应用分析[J]. 北方音乐, 2018, 038(003):209-209.
[2]陶振建. 多声思维的多元训练——初中音乐视唱练耳教学实践[J]. 学苑教育, 2018, 000(021):92-92.
[3]陈琳. 浅析音乐视唱练耳教学软件的设计[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8, 000(012):32.
[4]陈友良. 视唱练耳的多样化教学[J]. 山东青年, 2019, 000(008):27-28.
[5]张思. 音乐软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 参花:下半月, 2020, 000(003):P.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