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胜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那勉小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指导者,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引导广大小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图形和单词的组合逐步呈现知识点,帮助学习者快速有效地学习和记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数学教学理论,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普通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和认识数学知识。这不仅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难体现数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以达到类比理解、综合理解的教学目标。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分析
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在今天的新课程中已经被广泛接受。与传统的数学知识灌输或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相比,思维图具有直观、直观的特点,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集中学生的思维。在具体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往往是一步一步地以中心词为基础。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知识,清晰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核心词汇,从而准确地把握数学学习的核心和关键。第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反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连续的分支和扩散形成一个逐渐扩展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差异,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特点和数学学习水平等,实现数学知识的无限扩展。第三,应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实现知识点与相关实例的充分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可以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案例显示在思维导图上,从而帮助他们准确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达到快速消除和吸收学习的目的。第四,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澄清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知识点是密切相关的。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知识点排列方便了学生的操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降低小学数学知识整体难度,帮助小学生快速消化和吸收不同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建构和相互关联的数学知识,从而引导小学生形成系统认知观、不同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真实生活学习。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思维导图,或者根据自己对图形的知识和理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许多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教师指导和背诵的基础层面,不利于对概念的消化、吸收和科学应用。
有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科学地学习数学概念,明确数学概念的特点和具体应用范围,真正实现数学概念的主动学习和实际应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小学生需要掌握500多个数学概念,许多概念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只有深刻理解概念,牢牢把握本质,我们才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帆风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性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和整理概念性知识,清楚地表达概念的状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相关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区分和联系。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问题解答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数学问题主要考核学生数学知识的硕士学位和应用水平。许多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可能会被问题干的内容所困惑或影响,这会导致恐惧,使他们难以迅速找到突破口。为了优化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整体能力,科学地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数学图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分析问题干的意义,找出问题干中的变量关系,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地呈现这些关系和问题干涉到的知识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但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题干转化为形象思维模式,用直观的方法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快速构建数学问题解决的步骤,从整体上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例如,数学应用题 a 和 b 各有一些共享单车。如果45辆共享单车从 a 转移到 b,两地的共享单车数量将相等。然而,如果 b 中的45辆共享单车被转移到 a 中,a 中的共享单车数量是 b 中的两倍?“在解决这类应用题时,学生可能会被题干中重复出现的定量关系所迷惑,从而滋生思维错误,影响解题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后复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延伸,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课后科学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整体水平。目前,一些教师不重视数学课后复习,也不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课后复习。事实证明,这种审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审查的整体效果。因此,为了优化课后复习的整体质量,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某一课程的复习过程中带头使用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他们所学的东西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他们在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更加自在。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对独立思维导图的兴趣。在学生完成某一课程的知识点绘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单元知识点。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数学图形。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快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不断夯实数学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莉.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教育观察(上旬), 2019, 008(009):98.
[2]鄢花金.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 学苑教育, 2019(10):47-47.
[3]陈玲霞.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C]// 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 2020.
[4]刘维.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20):0195-0195.
[5]赵娟.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