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平克亮,樊家明
[导读] 小学是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学习是最重要的,
        平克亮,樊家明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平田小学,云南省红河州652400
        摘要:小学是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学习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逐步形成学习数学所需的特殊思维方式,为将来的数学学习铺平道路。老师的教学对这方面的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因此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笔记,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以上四个方面的合理规划,虽然不能保证完美的教室,但高效的教室绝对离不开优良的教学设计[1]。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该教学环节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受到升学指标的影响,为了赶上教学进度,许多教师不愿意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长久以来,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缺少互动,课堂氛围也是沉闷至极,学生能够发挥的空间很小,久而久之,学生适应了这种“记录性”学习方式。虽然近几年新课改不断推行,要求归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无法真正领会到“主体地位”归还的含义,让学生自行学习,但却未考虑到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这种缺乏实际参考情况的主体目标归还模式,也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前提之一,而教学目标的精细化设计,也就是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设立一个与之对应的小目标,是提高教学活动质量整体水平的有效路径。然而,就当的情况来看,虽然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认真备课,但是,教学互动设计却缺乏合理性,具体的说是缺乏循序渐进的层次感,只是将教学内容按照内容、方法、流程等进行分块,并未具体到如何递进、如何加深。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提升,增加了许多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范围,让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对日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的重点不仅在于书籍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这种知识,并在学生的帮助下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小学数学的教育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数学所需的思维方式。然而,显示情况却是,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更加重视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并认为只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就可以使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并获得答案,并未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甚至很多教师不理会学生“独到”的见解[4]。

久而久之,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无法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无从谈及具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盲目地将课本照搬到日常工作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充分安排课堂,这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无法在自己的命令下呼吸。作者总结了以下方法供参考。首先,在理解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每个学生。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睛来实现,对于知识的不同点的理解,学生会以不同的方式聆听。这提醒着教师不能盲目地跟上教学的步伐,注意速度而忽视教学质量。其次,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敢于举手说话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以激发其他学生独立于动机和兴趣而思考。最后,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过程的结束,也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任务的结束。教师可以定期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以了解他们下课后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并对以下的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更改和改进。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虽然教材知识并不难于教师理解,但是好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利用各种时间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作者探索了教材各部分内容结构的联系,了解了编辑的意图,并划分了教材内容的顺序[5]。例如,在教授“小数除法”课程时,老师应在充分阅读课本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介绍示例和练习,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需求及其理解能力,以其能力为基础,在调整他们的能力的同时进行教学问题设计,避免教学内容混乱。
(三)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不能在课堂上一直使用教材中的知识解释,这是学生留出独立思考时间的必要。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目标不应以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评估标准为目标,而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中心。这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数学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或指导学生下课后进行相关阅读来证明。方法有很多,作者在这里不方便枚举,最重要的是不要忽视学生进行思维练习。
结束语:
        一个有效的数学课,“问题”是起点和终点,核心问题是树干,辅助问题是枝叶,扩展问题是新芽。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认真设计课堂问题,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平台,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优质课堂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尽量避免本文提到的相关问题,并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设计和计划教学: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训练学生的思想,创建一个高效的教室,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为学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167.
[5]赵建康,冯娜.关注问题设计,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力[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9):58-60.
[3]王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与运用[J].考试周刊,2020,(82):81-82.
[4]黄廷艾.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南北桥,2020,(17):75.
[5]许真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