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许峰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和推行,小学德育法治教学也引起了
        许峰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星溪小学,福建省南平市353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和推行,小学德育法治教学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有效地适应和迎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合理运用探究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道德和法治,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而且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加强德法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以探究式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德法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有效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德法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德法教学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能引导他们掌握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必须正确认识道德规范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为小学生合理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的性质,并为学生设计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首先,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充分体现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小学生的被动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次,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学习和探索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培养创新思维有很大帮助,能有效地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主体,体验和生活经验对提高德法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准确立探究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精准确立探究性学习目标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和生活经验做出有效的选择,也是对教师专业学科素质的一次检验。法治课程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法治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确立探究的目的,选择探究的方法。探究性学习目标的确立可以根据以下要求,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如生命安全教育、火灾、如何自救、溺水等; 与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发生冲突。就像感受父母的爱一样,根据学生爱父母的经历与父母亲亲近,但实际上帮助父母摆脱不良习惯也是对父母的爱,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探究获得新的认知。接近现实生活的内容联系,这部分内容只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践,我们才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将道德知识与法治经验相结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移情,将知识内化到心中,生活学习。[1]学生对周围的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强烈的兴趣可以使我们学习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例如,在讲解“生命是最珍贵的”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教师可建立以下教学情况: 学生被要求摸东西蒙住眼睛并用右手绑起来,只有一条腿做责任等。然后让学生们描述他们的感受。通过这种游戏情境,学生可以感受到身体是如何受到伤害的,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这时,老师向学生解释如果有人受伤甚至失去生命,也会使家长非常痛苦,把情境和情感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感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性。然后,继续问学生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伤害到自己,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小学生自觉远离伤害,珍惜生命。
(三)鼓励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拓展探究学习时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智慧,使学生做一个守法的人,鼓励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升华知识内容,获得充分的心理感受,促进自身的成长。[2]
(四)开展体验式学习,养成学生探究习惯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多的是选择生命碎片作为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提高德育与法治意识,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积极参与,获得情感体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式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课外体验厅内容补充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深入的教学,通过微妙的影响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体验教学通过模仿、角色扮演、分享生活经历、讲故事等,如“五分妈妈”生活,可以让学生艰难地体验怀孕时的母亲,让其真实的感受母亲养育我们的艰辛。课外体验教学主要包括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清理学校垃圾、清理街道广告、除草种树等工作体验,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
(五)开展安全演练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探究意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饮酒的安全危害较大。学生在喧闹时玩耍,或者不安分地走路,或者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将被带到小学来危险,所以小学生的安全事故发生与成人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危险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以多种方式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播放教育视频或讨论专题来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相关事故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识别危险的能力。如“小红正在离家,煤气开着... ... ”当视频在这里播放时,老师先按下暂停键,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情况: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然后学生会说”这是个危险的情况,危险!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有助于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对生活和真理的认识处于模糊的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可能很幼稚,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教师应通过探究式教学逐步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观点,了解真相,逐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地使用法律武器,进一步保证自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唐隽菁.浅探小学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9(28):2019(28):73-76.
[2]朱振娟.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55.
基金项目:
2021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重点课题:“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