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庭
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一完全小学,湖南省郴州市423000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实验基础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重点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小学科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科学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探索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培养严谨的态度,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严谨的态度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本文结合基础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分析,就如何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目前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并不理想。受学生素养参差不齐、教师盲目引导和忽视学生自主操作、学生参与度低等因素的影响,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就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进行了探讨。
一、结合互动教学引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教学阶段,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对学习知识有兴趣,那么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消除学生对实验一题一答的错误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准备好清水、醋、洗洁精、食用油等,并分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先观察。然后,教师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洗洁精可溶于水吗?其他的物质呢?学生先讨论,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在互动阶段,学生先猜测,再练习,得到液体溶解现象。在此期间,无论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老师都会以欣赏的态度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参与下,他们会逐渐向正确的方向积累知识。在互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这一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鼓励自制实验器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许多学校的实验室设备不理想。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方面,实验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实验设备还需要存储空间。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制作实验设备和教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第一,教师制作教具。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制作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改进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教学的需要。例如,在雨天对面料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小喷雾器,效果会比原来的设备更好,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二,学生自制实验器材。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一些实验设备,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内化和科学素养的提高。通过对实验实践标准的分析,学生学习的是实验的精神,掌握一些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老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在教学中,一方面,它将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实现实验设备的起源,它可以被描述为多个操作。
三、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探究是不可缺少的。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将学生聚集在一起,使学生可以探究知识的深层内涵,了解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结合学生的长处、基础和个性来划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在实验中探索,促进探究中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当解释知识的一部分的对象可以被磁铁吸收,老师可以结合集团的合作与指导,通过展示材料,交换猜结果,分组实验验证结果,汇报交流的过程,允许小组成员参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个学生都被分配到不同的任务,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实验。小组成员在共同探索中相互学习,去糙取精,对实验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更全面的了解。此外,科学实验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由于学生个体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缺乏,学生在小组中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状况,提高实验指导的效率。经过小组合作和探索,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成绩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找到表现较好的学生或小组,并给予表扬。教师通过科学指导,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具体的实验建议,实现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个体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基础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不仅是这些,还要让学生在实验中互动更加密切,让他们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我们的航空母舰能一个人完成吗?不能,依然是需要整个团体的配合。实验课堂不是展现个人能力的舞台,而是团队协同配合的练兵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阶段,良好的教学指导和科学教学实效的提升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科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产生互动兴趣,调动学生准备设备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指导和反思,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男.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 好家长, 2018, 000(012):63-63.
[2]李文慧. 创新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空气的性质》一课中的实验创新[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 No.1180(01):53-53.
[3]黄素真. 浅谈加强小学科学观察实验教学的策略[J].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8(11):72-73.
[4]宋秀杰.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性提升对策[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5):753.
[5]黄哲元.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实验的有效改进[J]. 中文信息, 2018, 000(0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