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情感规范和道德培育功能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黄尚武
[导读] 人与一般动物有别,究其根本:情也。大文豪鲁迅昔年有言:
        黄尚武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实验高级中学
        一、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情感规范作用

        人与一般动物有别,究其根本:情也。大文豪鲁迅昔年有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中华泱泱大国,皇皇华夏五千年文明灿烂之光辉耀大地,一篇篇经典美文的抑扬顿挫,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国人要淡泊知足,人生随处有起伏;情蕴于中且令人荡气回肠、热泪涟涟的文学作品无不因为一个“情”字而万古流芳,令人手不释卷。华夏文学群星璀璨,流派纷呈,各式美文浩如烟海。凡为历代公认、似黄沙吹尽后的真金般流传下来供今人研读之作,无不贯穿着爱人、爱世界的主题,对青少年的情感规范皆如良师益友,亦如阳光雨露。
(一)至情至性美文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与规范
        古代学者写到:“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司马氏《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了千秋万岁名;李密对祖母的至孝之情感动了以嗜血滥杀著称的西晋司马皇族;韩愈对晚辈子侄的至亲之爱为中华大家庭的人伦之情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泣血之情空前绝后、古今独步。所作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归有光先生的《项脊轩志》,虽多写寻常百姓、贫寒夫妻日常生活琐屑之事,然细微之中皆见真情,字字怀念,句句凄切。读到最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时候,我想凡是天性不很坏的人都会眼眶微湿,唏嘘不已吧。归先生的责任和爱,在困境中显示出了更强韧的张力。学生如能从此文吸取营养,在青少年时代内心种下夫妻情感忠诚的种子,步入成年后就会相敬如宾,会在很大程度上为维持家庭的稳定而努力,从而为降低离婚率,为少年儿童的幸福,为社会稳定打下一定的基础。
        就连抗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空军飞行员的临征誓词,也是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誓词写道:“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驾机迎敌,保卫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泣,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其中蕴含的执着的爱国激情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与正义必胜的信仰,在六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荡气回肠,血脉贲张,潸然泪下。
        以上所列,仅是中华语文教育中情感规范资源之九牛一毛。浩如烟海的情感教育资源穿越时空,使良好的华夏人文道德薪火相传。
(二)政论美文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与规范
        贾谊的《过秦论》、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苏洵的《六国论》、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在文坛上异彩纷呈,光照千秋。这些文章不仅对培育国家高级行政官员的爱国情感和治国本领有立竿见影之效,对培养寻常百姓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情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过秦论》教育国家最高领导人要有一颗仁义之心;《谏太宗十思疏》教育领导者要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地为国为民恪尽职守;《六国论》教育统治者要守土有责,要自尊自强;《伶官传序》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所以经典美文可以纠正人们的情感偏差,凡欲享乐者,读到这些语文资源,都会如遇当头棒喝,进而醍醐灌顶。
(三)山水美文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与规范
        一个人只有爱生自己养自己的大地与自然,才能爱家乡爱祖国。

山水美文洋洋洒洒,如汗牛充栋,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四季美景描绘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风采画卷,写尽四季风花雪月。江南杏花春雨,八方夏木阴阴,金秋万山红遍,冬月万里雪飘,时光变换,天地美景润泽人的心灵。山水美文能使失意的人忘却各种各样的烦恼,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融心中的块垒。沉醉于美丽的大自然,乐而忘忧,利于身心健康,进而利国利民。独一无二的华夏自然人文景观令全球华人流连忘返、牵肠挂肚、永生不忘,通过山水美文的进一步宣扬点染与渗透,成为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神圣角落里的永恒记忆。

二、语文学科对学生的道德培育功能
        古代先贤对人性有过比较复杂的论述,众说纷纭。《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该书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位先贤虽然观点相左,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都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自古以来,中国人信奉“德为才之主,才为德之奴”,强调用人的最高标准是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只能在特定时代由曹操这样的奸雄偶一用之。被称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因为在很多时候用人只重视才能而忽视品德,最终导致军事指挥才能卓越的司马家族夺取了曹魏的大权。时代发展到今天,用人的标准依然是“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谨慎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古往今来,无论是雄霸一方的君主还是管理一家单位的领导,无不日思夜想地渴慕德才兼备的贤才。那么,德从何来?语文教育在人的道德养成中就扮演重要角色。
(一)语文教育对人养成正面道德的促进作用
        汉字的方块形结构,象征了中国人追求正气的品格。中国人处世,最讲究一个人品。方方正正的汉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做人要端正。有很多课文,里面有正面人物的言行举止,为青少年提供了榜样。《罗盛教》教育人们在别人危难之际应该舍身而出,舍己救人;《指南录后续》教育青年学子面对强敌要保持民族气节;《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育学生要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二)语文教育对人养成负面道德的抑制作用
        如果一个人心中有邪念,看到方方正正、巍然屹立的汉字,我想他应该自惭形愧;看到义正词严的先贤的作品,仿佛就会看到先贤如剑的目光,不寒而栗;看到课本上一代廉吏的感人往事,会觉得自己俗不可耐;看到历史上有些时期民不聊生,会感谢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无颜牢骚满腹;看到历史上无数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国难当头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会觉得自己虚度岁月,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所有这些皆能对人的负面道德的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三)语文教育对人道德提升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诚然,如《课程标准》所言,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相比它的工具性,它五彩缤纷、灿若云锦的人文性令无数学子心荡神驰,涵泳忘食。如能深入解读历代各式美文,沉浸其中,必能与历代先贤神交,潜移默化地领受正统道德的教诲,做到深思慎独,进而终身受益无穷。
        总之,语文学科教青少年读圣贤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严以律己,知行合一,唯有如此,才能规范情感,提升道德,进而提升做人的境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