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 -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陈映玲
[导读] 作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科目,语文知识的系统掌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陈映玲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514300
        摘要:作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科目,语文知识的系统掌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践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讲授环节,多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语文思考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提高在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快速时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正符合当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在以往的语文课堂,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而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合理的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紧随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步伐,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合理规划教学任务,注重教学过程,将创新模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应仔细分析当前学生所处的学习水平,设计出学生可接受的学习环境,以此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课文《秋天》一课时,作者在字里行间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仿佛一幅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对课文进行了朗读训练和段落理解后,教师需要着重讲授同样的“一”字在不同词义后的不同读音,使学生掌握多音字的特点。随后教师可以以此为示例,说一说春天的景象,如“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树枝上冒出一个个小嫩芽,鸟儿也唱起了欢快的歌,太阳公公早早的来到了天上,给这些植物送来温暖的阳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拿出纸笔,将听到的语句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看看大家都能画出怎样的景象,当前学生对于画画是十分喜爱的,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使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学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象,发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特点。
二、因材施教,优化教学结构
        通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教学流程,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能。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着客观差异性,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所有同学达到学习上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课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发展主观能动性,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给出相应的讨论时间,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归纳答案。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融入到团队当中,意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学生谈论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的解答,促进合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加强交流沟通,与老师也能及时互动,促进了互动课堂的构建,更利于学生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字词积累的不断学习下,语文教学任务也需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能力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详细的段落思考,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结构,以及归纳整体的中心思想。针对其中蕴含的修辞手法等内容要进行具体的感知和掌握,并能够带领学生完成训练活动。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时,作者从学习周围的环境入手,细致的描述了优美自然景观下的一所民族风情小学,这里有多种少数民族的学生共同组成,有很多充满了新鲜感的句子额词汇,如“一条条开着绒花和太阳花的小路,走来了许多小学生”,针对其中描写到的景颇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服装,教师可以提前收集相关的图片在课堂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使学生有直观的观察和理解。有了阅读基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新字词,然后进行句式或片段的创作写作练习,从而让学生强化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体会习作的乐趣。
四、引入互联网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伴随我国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学校教学设备日益完善,为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提供了更加完备的物质基础。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教学设备,使课堂流程更加多元化。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教师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课文内容的阅读和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灵活的语言文字功底,针对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由于不是经常会出现,教师可以创新的带领学生来到室外,观察白天天空中的云彩,看着一朵朵白云不停的变换,便能够体会到文中作者的灵感来源。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白云描述一番,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结束语: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对教学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打造轻松的课堂环境,以自身教学为榜样形成示范效果,同时也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启发下发挥自己的个性化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逐步完善语文课堂的训练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18(29):98.
[2]包维范,王丰义.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8(09):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