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芬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小学校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小学的教学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接触世界和认识世界的第一门学科,尤其受到了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也开始转化为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语文课堂设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本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教学理念,小学的教育工作也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开端,在小学教育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不仅可以体现语文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语文教师而且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掌握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不够重视,导致语文作业并没有在语文教学中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反而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文课堂练习缺乏科学性
通过相关教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没有将课堂练习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语文课堂是学生。背诵古诗词。和对生词进行抄写的地方,换句话来说,现代化语文课堂没有形成科学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在一节语文课堂中学生无法全程保持高度注意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难免跑神,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少,即便是互动,也只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式,无法从根本上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二)语文课堂练习缺乏灵活性
我国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是学校布置的课堂作业比较多,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的空间极小。在语文课堂练习设计的过程中,普遍表现为固定模式。例如在学习到古诗这一板块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教学任务中所要掌握的古诗,但是却很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对于老师布置作业较为依赖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学习模式无形之中让学生误认为语文课堂就是在进行机械班的抄写练习,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语文作业的布置过于形式化
在现代化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是保障语文教学效果的两大主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对学习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课后作业对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中,为了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每节课结束之后会布置课后作业。其形式主要为机械性的抄写工作。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这一课后作业当成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在抄写中认真复习。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小学语文练习设计方案
(一)围绕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练习设计首先应当考虑到班级学生对于基础性语文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多样化的练习实践中使得学生能够全方位掌握教材内容。而语文练习设计需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同时也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也能够为学生后期进行写作提供重要的参考素材。具体来说,语文实践教学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条件加上实践教学活动既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反复锻炼,能够形成生动形象的脑海画面和教师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突出教学价值
其次,在语文练习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凸显教学价值。例如,以《金色的草地》为例,在进行本篇文章的教学中,首先应当意识到文章对于学生思想的启迪作用。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要让学生熟悉人物活动以及课文大概主题,在熟悉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课堂实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课堂进一步研究内容的兴趣。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文章改写的方式来展现出自我的写作风格,还可以根据人物对白进行情景化演练。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人物关键信息的掌握。
(三)合理调整语文作业量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达到的教学效果,首先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努力提升语文作业的教学效果,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知识,让学生在进行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当合理根据班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因材施教地布置任务,努力照顾到基础知识不太好的同学,对于完成课后练习并且语文掌握不太好的同学应当做好积极鼓励工作,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完善语文设计以及实践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学语文教学练习实践过程中,生活环境以及教学环境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当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尽可能的做到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在教学中应当将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在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换言之,语文实践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之上。例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实践环节时,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和周边的教学环境。最大程度的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和相关设备。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实践体验,学习完之后要养成记录观感的好习惯,根据课堂练习的主体,针对性的描述出自己的感想和自我理解。最终形成具有自我思想的语文核心体系,在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
(二)完善语文教学收尾工作
其次,在语文练习设计与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应当重视语文练习课堂收尾这一工作环节。在这个工作环节中,主要针对学生当前存在的细节问题,例如个别学生意识不到文学阅读以及常识性理论积累的重要性,部分学生没有自我探究问题的意识。通常需要教师的带领才能完成日常的语文学习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之路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语文练习设计与实践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班级学生的细节观察,从自我做起,强化自身的教学责任意识,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坚决杜绝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或者是理论知识强而实践能力弱的学习现象。
(三)作业表现形式多样化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作业丰富的表现形式,杜绝传统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语文作业。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对于周围的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而且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也应当丰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进行《丑小鸭》课后练习的布置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充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学生对于丑小鸭变成天鹅,回到原来的家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主题进行合理想象,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展示,通过这一课后作业,不仅让学生重温了课堂上陌生的词汇,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联系设计环节,积极丰富课后作业的表现形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完成作业的配合度,更好的发挥语文作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6):70-72.
[2]李榕梅.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主要特点及教学价值[J].教育探究,2020,15(02):49-52.
[3]洪玲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及教学价值[J].华夏教师,2019(3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