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地调研的温州市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7期   作者:刘威 孙平平 孙江山
[导读] 水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处理人水关系的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的具有较高的历史
        刘威 孙平平 孙江山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8



        摘要:
        水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处理人水关系的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的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的物质设施,以及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水文化的表现形式,当今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存在保护意识不够、保护方式不当、管理范围混乱等问题。本文通过实地普查的方式,归纳了当前温州市区水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温州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水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推进温州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上的建议。
        关键词: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1.引言
        水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处理人水关系的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的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的物质设施,以及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水文化的表现形式。水文化遗产既有文化遗产的共有属性,又有水文化遗产的专业属性。水文化遗产一般分为非工程类水文化遗产和工程类水文化遗产。如古堤、古闸、古堰、古水庙、古渡、古井、古桥、碑刻、水碓及人工开挖的古水道、湖泊、水潭和涉水诗赋、碑记、艺文、水则、民俗及水事传说、故事、歌谣、渔耕文化等。
        水利在温州具有突出地位,水文化遗产非常丰厚。然而相较水文化遗产的存世规模和历史地位,温州市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诸多亟待解决问题,但当前温州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上的对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意识不强、措施不力的现象,导致部分水文化遗产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有些被闲置,甚至遗弃。
2.温州市区水文化遗产调研
        2.1工程类水文化遗产调研成果
        项目组对所辖范围内涉水方面的河(湖)、海塘、古堤、古闸(斗门、陡门)、古堰(坝)、塘(池、潭)、古井、水碓、古桥、码头(渡口)、埠、水则等进行深入普查。列入温州市区物质水文化遗产共计521项,其中鹿城区有230项(44.15%),其中瓯海区有124项(23.80%),龙湾区有155项(29.75%),洞头区有12项(2.30%)。其中河(湖)共占33项(6.33%),海塘占6项(1.15%),古堤占5项(0.96%),古闸(斗门、陡门)占46项(8.83%),古堰(坝)占33项(6.33%),塘(池、潭)占18项(3.45%),古井占91项(17.47%),水碓占2项(0.38%),古桥占245项(47.02%),码头(渡口)占19项(3.65%),埠占9项(1.73%),水则占4项(0.77%),其他占10项(1.92%)。
  2.2非工程类水文化遗产概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温州先民创筑的水利工程承载着丰厚的水文化底蕴,传承着先贤治水智慧,彰显着古代治水精神。伴随水利工程的建筑,先哲圣贤撰述了大量的艺文、诗赋、奏疏、碑碣等非物质水文化遗产。本次实地调研共发现温州市区范围内106项非工程类水文化遗产,其中碑记诗文共计62篇,它们来自各朝各代。其中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有来自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登江中孤屿》、《过瞿溪山僧》;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过飞云江》等。温州的治水人物传说有东晋平水王周凯、东晋太守郭璞等17位著名人杰。民俗传说代表有花柳塘、纱帽河、仙门河、三板桥、双莲桥、窦妇桥、矮凳桥、高拱桥、柴桥、河满溜、花船、盘汤船、船载的姻缘、龙舟竞渡、水上台阁、划三道船、迎头鬃、船眼睛、东岙普渡节、海岛水灯习俗19项。信仰崇拜代表有东瓯王信俗、平水圣王信俗、杨府爷信俗、陈元光信俗、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水心道观、洞头杨府庙、梧田丽田太阴宫8项。碑记诗文62项,治水故事17项,民俗传说19项,信仰崇拜8项。


3.温州市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建议
        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也即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人们创造的一切与水有关文化现象的总称。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引领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温州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平原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中小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加之,大罗山间无数溪流淙淙。正因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温州创造和形成了丰富的以水为载体的文化遗产,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影响着温州精神的发展,形成了温州特色的地域水文化。
3.1高度重视,增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意识
        当前,浙江省委、温州市委分别作出了“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打造美丽浙南水乡”的重要决策部署。为了推动温州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美丽滨海水乡。努力发掘、精心保护、大力弘扬水文化,将其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但有利于转变治水观念,提升美丽水乡的文化品位,更能推动人水和谐发展。
        保护利用好水文化遗产是传承温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不可少的部分。需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当前少数温州水文化遗产被闲置,同时诸多新建水利工程又千篇一律,缺乏温州特色个性、思想灵魂。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切实增强温州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意识,充分挖掘温州水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温州水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努力讲好温州水文化的故事。    
3.2建立完善的水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投资需求大、覆盖面广、工作量大的社会公性事业,涉及到宣传、旅游、城建、水利、文化等多个方面。鉴于水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众多部门,建议建立由水利部门牵头,环保、交通、文物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结合实际保护情况出台了保护水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如《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等。[3]水利部门应积极进行水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在规划建设、管理利用等各环节注重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高效有利的水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水文化遗产的宣传,建立水文化遗产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辖区内水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水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4.结果与讨论
        倡导人水和谐的社会价值理念,将水文化,作为对外交流的名片与礼物,向外界传播温州水文化的魅力,提升温州水乡的文化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谭徐明.水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类型与价值阐释[J].中国水利,2012(21):1-4.
[2]彭友琴,周平平,杨亚辉.关于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9,19(12):67-70.

[3]韩红,卢本琼,姜雪.水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与创新[J].智库时代,2019(45):251-252。
基金项目来源:
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1481036)
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1481037)
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1481023)
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1481026)
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20R423004)
国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8502
姓名:刘威(1998年10月31日),男,汉族,浙江省绍兴市,大学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姓名:孙平平,女,汉,浙江省杭州市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 浙江省杭州市310018

姓名:孙江山(1999年7月18日),男,汉,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 浙江省杭州市310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