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的电力生产安全管控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7期   作者:汪春锋
[导读] 在我国经济生产工作之中,电力生产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
        汪春锋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绥化供电公司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生产工作之中,电力生产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经常会有各种故障问题出现,造成事故产生。因此,相关人员便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理,确保其带来的影响能够降至最低,为企业带来更经济效益。
        关键词:数据;电力生产;安全管控;研究;应用
        1电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具体联系
        在电力企业之中,安全生产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每一个人都不能有所忽视。伴随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电网的实际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对供电质量以及安全性方面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便是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基础规范,提升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同时在有事故产生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以此将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尽快完成供电恢复,为安全生产工作创设良好的基础条件。
        2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1风险评估过于简单
        对我国电力生产工作来说,实际涉及的内容有很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风险展开评估。然而,尽管有不少企业尝试进行评估,但实际效果过于表面化。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其一是管理人才的数量较少,使得风险评估工作缺乏专业性特色,而且未能做到全面落实,一些细节内容被人们所忽视。这样一来,最终结果自然缺少应有的权威性。其二是在开展生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基础职权未能做到合理划分,导致管理工作长时间处在较为混乱的状态。如此自然会使得评估体系的合理性较差,如果需要进行隐患排除,整体难度也比较大。
        2.2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对于多数电力企业来说,内部员工普遍缺少应有的风险意识,造成风险评估开展的过程中,缺少对应的标准。当有风险出现,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把握,即便提前进行了预案,也很难将其效果全部发挥出来。这样一来,风险处理的效果就很难令人满意。此外,一些员工虽然明白风险的危险性,但一直保持着侥幸心理,认为风险出现的概率不高,因此对其有所忽视。
        2.3基础数据不够完善
        对于应急管理工作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整体过程。在实际管理的时候,往往需要结合电力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数据资料,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案。诸如在有故障问题出现时,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前往现场,对故障予以报告,并将所有内容记录下来。然而由于记录规范和标准缺乏统一化特点,使得数据资料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给线缆维护以及设备维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影响。
        2.4资源管理过于粗放
        对于事故问题处理来说,应急资源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然而很多企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率不高,因此缺乏足够的重视,便选择了粗放管理的方式。不仅十分分散,而且放置地也非常随意,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对其进行归类。这样一来,当有安全问题出现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领取,影响了工作效果。此外,部分企业对于抢修人员的管理工作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没有及时培训,也没有为其制定责任,从而造成抢修难度持续提高,事故频繁出现。
        3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具体方法
        3.1优化管理体系
        从当前情况来看,基于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理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目标,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套应急管理体系。

伴随日常工作的正常展开,对其内容也要不断完善。根据体系的要求,提前展开准备和预防,促使事故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应急管理本身便属于一项系统性工作内容,涉及的环节和因素有很多,在正式开始之前,理应结合现有的问题,编制预案。在编制的时候,需要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参与,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确保各方面内容都能有所涉及。但凡发现有任何缺陷,都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优化。此外,应急预案还需要将电力生产的班组、岗位以及基层考虑进来,做好落实工作,加强各个基层之间的工作衔接,尽可能打造一套更为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系统。之后再根据统一领导,采用分级负责的方式,对预案内容进行考虑,确保其有着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3.2做好应急演练
        在安全生产工作之中,电力企业属于最为关键的直接操作单位,因此必须将自身的领导作用全部发挥出来。除了需要对预案内容的完善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要做到全面统筹,有效处理各方面安全问题,并引入到预案编制工作之中。如此一来,预案工作将会变得更系统性、常规性以及标准性。在应急预案之中,应急演练一直都是对其实用性价值予以把握的基础方案,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非常大。因此企业便需要将自身领导角色的价值展现出来,定期开展组织工作,安排内部员工投入到演练活动之中,保证所有员工都能充分掌握预案的基础内容,明白其中的价值所在。在实际演练的时候,还要鼓励员工基于自己的想法,提出意见。通过长期讨论,对演练工作的缺陷不断调整,促使预案工作的有效性有所提升。不仅如此,在进行预案编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所有长期参与的工作人员单独设置在某个小组之中,并选择一名有着较为丰富经验的老员工,作为总负责人。以此可以使得整个团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对应急工作内容予以有效落实。该模式可以有效明确各方职能之间的责任和关系,为后续工作的正常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3.3落实重点目标
        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各个部门在进行事故处理的时候,都需要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事故便是电网事故。在事故出现之后,理应及时采取各种不同的维护方式,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防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针对电网系统可能出现的崩溃和瓦解问题,同样需要有所注意,通过合理措施进行控制。电网系统在实际恢复的时候,理应优先对电源和输变设备的问题予以控制,确保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中,对所有问题进行恢复。这样一来,用电系统的作用便能得到合理发挥,以防对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4提升人员素养
        在进行应急管理工作的时候,抢修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对工作开展的水平能够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所有抢修人员都需要时刻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每当接到故障报警之后,便需要立刻出动。同时自身也要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故障出现之后,应当镇定自若,深入分析,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另外,由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如果员工自身的技术能力较为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同样会影响应急处理的效果。因此便需要不断学习,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掌握最新的技术,提升自身抢修能力,为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结语
        对于应急管理工作而言,在各个行业之中均有着一定的应用率,也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战略内容。电力生产一直都是我国支柱型产业,但凡有安全事故出现,实际造成的影响都非常大。因此必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为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万亿.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3):247-248.
        [2]李秀芬.电力安全生产中在线监控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10):110-111.
        [3]周恒.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地名,2019(09):44.
        [4]马敬超.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4):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