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宗占江,李星伟,刘海光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针对山区物探测量中使用常规测量方法具有耗时、费力、周期长的缺点,提出了当下流行的GPS-RTK测量技术。结合应用实例,对GPS-RTK技术在山区物探测量中如何进行控制网的布设、联测、解算以及施工放样等实际操作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在山区物探测量中应用具有节时、省力、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以及存在的一些使用限制因素,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区;GPS-RTK;物探测量;放样
1引言
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但这些地区多为丘陵山区,给物探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传统的物探测量方法不仅施工周期长、效率低,而且精度误差较大,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分辩率三维地震勘探的需求。目前,物探测量已进入GPS-RTK全球定位技术的测绘时代,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GPS-RTK辅以其他常规测绘仪器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其已成为当前地球物理测量界非常经济、快速、有效的方法。
2物探测量
物探测量是一种为地震勘探服务的测绘工作,其根据地震勘探的具体要求,将物理点放样到野外实地位置,绘制物理点草图并提供准确可靠的物理点测量成果。物探测量采用多种测量方法将设计好的地球物理测量线放样到实地,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场地标志和坐标位置。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物理点坐标,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现场位置做点标记,并测量出标记位置的坐标。物探测量是地震勘探的第一步工作,测量人员要参照测区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测绘手段,并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做足功课,以便更好地为地震生产服务,确保地震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3GPS-RTK技术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差分技术是GPS定位技术的前沿技术,它拥有许多传统GPS所没有的优点,目前,其已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被用户所认可,它使测绘技术实现了一次技术飞跃,在物探测量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高精度GPS能够测量到载波相位观测值,GPS-RTK定位技术就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快速、实时地提供指定坐标系下的三维定位结果,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在GPS-RTK工作模式下,参考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站坐标信息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到参考站的数据,还能同时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中形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移动站可以处于静态或移动状态,它可以在进入动态操作之前在固定点进行初始化,也可以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启动,整周模糊度搜索解决方案可以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在数据固定后,可以对每个历元进行实时处理,只要能跟踪四个以上的卫星相位观测值,并能保持必要的几何图形,就可以移动该站随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具有便携性、灵活性、高精度、全局性、全天候、实时性、高效性等特点,不仅缩短了野外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移动站可以直接掌握定位结果的质量,避免了人工干预测量后的返工过程,其精度满足了地震勘探相关规范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物探行业的技术进步,掀起了巨大的技术和效益革命。
GPS-RTK测量系统由参考站和移动站组成,一个参考站(基准站)可以在允许的发射距离范围内携带多个移动站,中继站可设在信号较弱的地区。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经过数据链,移动站接收卫星信号和参考站信息,定位计算出三维位置坐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RTK定位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测量方法,并逐渐应用于各个测绘领域。GPS-RTK定位技术由于其高精度、实时性和高效性,在石油、煤炭等勘探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应用实例
4.1GPS-RTK控制网的布设、联测及解算
测区位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最高点地面高程2312.12m,最低地面高程987m,相对高差大于1325M,一般高差约500m,部分地段灌木、低矮松树较多,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控制测量使用的测量仪器是南方银河1号单频GPS接收机,平差软件是南方平差易2005,共收集到国家级控制点12个。根据现场调查,保存完好的5个点分别是银首山(四等)、小三房(四等)、大王寨(四等)、三房营(四等)、小寨村(四等),分布比较均匀,可作为本工程的控制起算点。
本测区控制网采用点连、边接的方式,共设置24个5”级别的控制点,依次命名为G1、G2、G3---G24。同时,利用三台GPS-RTK仪器进行观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并转换成标准格式,然后,在南方平差易2005软件上进行统一平差。这样只引入了位置基准信息,不会引起观测值的变形和修正。三维无约束调整的结果属于地心坐标系,根据需要,三维约束平差基线向量网是对上述已知坡度点的坐标进行计算,并对大地方位角进行固定,确定空间弦长,得到大地坐标系坐标,同时生成网平差报告文件,对点位精度进行评定,计算公差执行相应规范的要求。
4.2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采用广州南方公司生产的南方银河1双频GPS接收机,采用仪器的动态测量模式,首先设置固定基站的参数,包括参考椭球体系统、投影参数、四参数、七参数、高程拟合参数和修正参数,然后输入固定基站的大地坐标。再利用手簿进行参数设置,包括移动站的存储设置、卫星高度角设定和天线高度设置。然后进入点放样菜单,打开放样文件.DAT,选择放样点进行放样,放样点周围有四个圆,表示距设定点的距离范围。这样,当当前位置与设定点的距离在设定范围内时,会有声音提示(即进入或离开设定范围时会有声音提示),最小值表示最小圆上的点与放样点之间的距离为0.2m,最大值表示最大圆上的点与放线点的距离为0.8m,当点位精度满足要求时,可以进行存储,然后通过传输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整理,也可以选择线放样进行放样,以及方法与点放样相同。
4.3GPS-RTK测量技术综述
在施工放样中使用GPS-RTK有很多优点,它的基站一般需要设置在测区的制高点上,可以在路边、大树旁,甚至在庭院或平房的屋顶上,其点位放样精度可根据工程精度要求设定。当您输入精度要求的范围时,会有相应的声音提示,表示该点应该已经满足要求,可以在下一个点进行存储、标记和测量。它的点位误差不会积累,也就是说,它不再适用误差传播规律,也不会有像导线放样那样最薄弱的点位误差问题。精度相对较高,一般可达厘米级,通过测量点的绝对误差和控制点的精度分别进行评定,这些复测点可以就近选取,特别是在山区,大大节省了人力和劳动强度。
5结束语
GPS-RTK技术在山区物探测量中应用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灵活性强等优点,使用中我们也发现它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对卫星信号的过度依赖导致在某些时间间隔内无法获得固定解,这种现象在山区树林密集区特别明显。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GPS-RTK技术将克服以上不足,在物探测量行业会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健,GPS-RTK技术在山区物探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z1):118-118,121.
[2]畅毅,陈信华,王征强.施工困难地区物探测量作业方法与思路探讨[J].物探装备,2012(4):263—266.
[3]王卓,姜德明.GPS-RTK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7, (17):94.
[4]王翔.测量控制和物探放样的作业方法探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 38(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