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咪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西北分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要: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已经被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时,我们始终都要明晰:中国社会从来都是一个乡土社会,而乡土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任何背离这一本源的作为都将注定失败,无论是招商引资、像城市那样发展工业,还是学习西方发展所谓大规模农业,这方面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先例,但失败的事例却多如牛毛。所以,我们必须走出新路,把沉默于乡村的数以百万亿的生态资产价值激活出来,变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价值定位;乡村振兴;乡村价值定位
一、乡村价值的理论探讨
实践表明,只有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资本深化,才能同时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沿着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就可以把生态文明战略的经济内涵体现出来。
以生态资源开发为主线,乡村集体经济的公司化改制,可以帮助中国利用现代市场把过去被动纳入全球化所形成的包袱甩掉,至少可为中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尽最大努力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向生态化的转型。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的生态化转型将是疫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因为疫情已经告诉我们,人类新的发展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继续破坏自然,不能再造重大污染,而必须转向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方式,这不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它所承载的巨大价值体量,也足以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所须的经济增长。
二、国外乡村振兴的实践
日本作为全球精致农业的代表,农产品商品率高达95%以上,主要核心竞争优势表现在食品加工和稻米精深加工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力促进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保证农产品加工品质的同时将将农副产品高商品化。
构建“产学研企的”相结合的模式和重视农业从业者综合能力的培训,从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技术、精深加工、品牌推广、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了农产品较高的商品溢价,从田地走向餐桌,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
美国的农业与商业融合借助了建立农业信息化系统、数据库、互联网、配套基础支撑等,真正实现了农产品电商化、信息化程度高等核心竞争力优势。通过信息化系统与技术实现“精准农业”,完备的物流与基础设施的支撑了覆盖全球的农村电商经营网络。同时政府从土地、资金、市场、农产品国贸等诸多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保证了国际竞争力。
法国作为欧洲农业强国和世界旅游强国,将农业和旅游业地产业优势相结合,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波多尔的葡萄酒等,都将当地的核心标志产品打造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形成了法国旅游的特色名片。高度自律的行业管理体系也为行业发展制定了规范与标准,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国内乡村振兴的实践
中心城市龙头产业带动周边城市配套产业,形成的超大产业集群,一小时经济圈尽管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产业成本,收益被资本占有,但也带来“负外部性”——严重的“面源污染”。同样,中国向西方学习大搞规模化产业化农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推行农业机械化,全球约80%的大棚扣在中国,用大规模“面源污染”的方式创造了高产量,而目前,中国蔬菜、水产、畜禽等大宗农产品占了全球产量的50%,但中国人口只有世界的20%,这背后显然是大量的浪费,包括供求紧平衡的粮食都存在大量的浪费问题,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三产融合发展很多还处于简单的两两融合形式。在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上,我国农产品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拥有这种附加价值的加工产品占比还比较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缺乏深加工意识。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研发能力、技术、资金、人才等的缺失,科研转化成果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工融合下农产品商品率始终不高,产品缺乏明显竞争力。
农业与商业融合板块上,当前我国发展比较好的就是运用互联网加入电子商务平台。但还是有大部分地区存在相关的配送、物流等配套设施的落后,制约了农商融合的发展。同时经营者在融资这一块,由于缺乏合格抵押品,也使得资金供给需求难以匹配。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上,目前已成为我国三产融合中比较常见的融合形式,但涌现的大量缺乏科学规划、特色、快速复制等的小镇、民宿一拥而起,经营模式缺乏考量,导致同质化严重,也没法达到应实现的经济价值和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这里面由于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内外环境不一样,各地融合的模式也不一样,可以是一二产融合,也可以是一三产融合,或者是一二三产融合,融合的方式应是多样的。
四、乡村振兴与价值提升
第一产业农业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观光、游乐、休闲、体验等将以此作为载体。如何通过融合道路,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现代化。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一、二、三产融合”的方式,实现基础农业与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融合发展。
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充分发挥其“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作用,做好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品类开发、重构、品质控制、质量追溯、包装设计、研发、加工等,并通过网络渠道推广。同时这一系列过程,借助农商融合,为二产发展做足准备工作。通过电子商务驱动,实现农特产品互联网渠道销售及乡村旅游的融合,通过三产带动一产和二产,实现产业增强。总得来说,清晰地定位、正确的路径,为打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发展体,通过乡村旅游,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内生动力。
结论:要实现软乡村振兴然离不开“三农”载体,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一副更加包容性的图景。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裕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韩俊.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破解三农发展难题[J],农民日报,2013.11
[2]张军.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J],中国发展,2010.5 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
李咪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西北分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要: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已经被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时,我们始终都要明晰:中国社会从来都是一个乡土社会,而乡土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任何背离这一本源的作为都将注定失败,无论是招商引资、像城市那样发展工业,还是学习西方发展所谓大规模农业,这方面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先例,但失败的事例却多如牛毛。所以,我们必须走出新路,把沉默于乡村的数以百万亿的生态资产价值激活出来,变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价值定位;乡村振兴;乡村价值定位
一、乡村价值的理论探讨
实践表明,只有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资本深化,才能同时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沿着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就可以把生态文明战略的经济内涵体现出来。
以生态资源开发为主线,乡村集体经济的公司化改制,可以帮助中国利用现代市场把过去被动纳入全球化所形成的包袱甩掉,至少可为中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尽最大努力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向生态化的转型。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的生态化转型将是疫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因为疫情已经告诉我们,人类新的发展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继续破坏自然,不能再造重大污染,而必须转向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方式,这不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它所承载的巨大价值体量,也足以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所须的经济增长。
二、国外乡村振兴的实践
日本作为全球精致农业的代表,农产品商品率高达95%以上,主要核心竞争优势表现在食品加工和稻米精深加工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力促进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保证农产品加工品质的同时将将农副产品高商品化。
构建“产学研企的”相结合的模式和重视农业从业者综合能力的培训,从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技术、精深加工、品牌推广、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了农产品较高的商品溢价,从田地走向餐桌,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
美国的农业与商业融合借助了建立农业信息化系统、数据库、互联网、配套基础支撑等,真正实现了农产品电商化、信息化程度高等核心竞争力优势。通过信息化系统与技术实现“精准农业”,完备的物流与基础设施的支撑了覆盖全球的农村电商经营网络。同时政府从土地、资金、市场、农产品国贸等诸多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保证了国际竞争力。
法国作为欧洲农业强国和世界旅游强国,将农业和旅游业地产业优势相结合,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波多尔的葡萄酒等,都将当地的核心标志产品打造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形成了法国旅游的特色名片。高度自律的行业管理体系也为行业发展制定了规范与标准,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国内乡村振兴的实践
中心城市龙头产业带动周边城市配套产业,形成的超大产业集群,一小时经济圈尽管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产业成本,收益被资本占有,但也带来“负外部性”——严重的“面源污染”。同样,中国向西方学习大搞规模化产业化农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推行农业机械化,全球约80%的大棚扣在中国,用大规模“面源污染”的方式创造了高产量,而目前,中国蔬菜、水产、畜禽等大宗农产品占了全球产量的50%,但中国人口只有世界的20%,这背后显然是大量的浪费,包括供求紧平衡的粮食都存在大量的浪费问题,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三产融合发展很多还处于简单的两两融合形式。在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上,我国农产品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拥有这种附加价值的加工产品占比还比较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缺乏深加工意识。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研发能力、技术、资金、人才等的缺失,科研转化成果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工融合下农产品商品率始终不高,产品缺乏明显竞争力。
农业与商业融合板块上,当前我国发展比较好的就是运用互联网加入电子商务平台。但还是有大部分地区存在相关的配送、物流等配套设施的落后,制约了农商融合的发展。同时经营者在融资这一块,由于缺乏合格抵押品,也使得资金供给需求难以匹配。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上,目前已成为我国三产融合中比较常见的融合形式,但涌现的大量缺乏科学规划、特色、快速复制等的小镇、民宿一拥而起,经营模式缺乏考量,导致同质化严重,也没法达到应实现的经济价值和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这里面由于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内外环境不一样,各地融合的模式也不一样,可以是一二产融合,也可以是一三产融合,或者是一二三产融合,融合的方式应是多样的。
四、乡村振兴与价值提升
第一产业农业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观光、游乐、休闲、体验等将以此作为载体。如何通过融合道路,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现代化。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一、二、三产融合”的方式,实现基础农业与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融合发展。
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充分发挥其“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作用,做好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品类开发、重构、品质控制、质量追溯、包装设计、研发、加工等,并通过网络渠道推广。同时这一系列过程,借助农商融合,为二产发展做足准备工作。通过电子商务驱动,实现农特产品互联网渠道销售及乡村旅游的融合,通过三产带动一产和二产,实现产业增强。总得来说,清晰地定位、正确的路径,为打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发展体,通过乡村旅游,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内生动力。
结论:要实现软乡村振兴然离不开“三农”载体,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一副更加包容性的图景。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裕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韩俊.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破解三农发展难题[J],农民日报,2013.11
[2]张军.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J],中国发展,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