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常晋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沁水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摘要:近年来,在现代电网的现代化发展和电网重组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此项技术开发时间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但此技术在未来的电网发展工作中的地位已得到了一些国家的认可。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及交互性等优势,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力工作者的欢迎,并以此项技术为基础对供电网络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大范围拓展,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宏观层面来看,在智能电网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
引言
随着电力自动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电网存取数据的容量以及动力电网运营规模也不断加大,想要真正实现对整个电网的有效自动调度,必须在结合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对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严格要求,以期提高对外界因素的综合抗干扰能力。一体化调度技术在我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对提高电力调度系统水平来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分析电力一体化调度技术的具体应用。
1智能电网与电力调度自动化概念厘定
想要对电力调度工作进行自动化改进,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借助这些先进的技术让电力调配工作人员可以监控、管理和维护调度室内的电力系统。实现电力调动系统的自动化改造,一方面能够保证供电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可满足用电者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可以说,自动化已经成为供电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基于集成到智能电网中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该网络可使用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目前投入使用的电网系统。在该系统中,智能电网技术能够覆盖电力系统中的一切电压等级以及每一个供电环节,若供电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出现问题,则可借助智能电网技术有效地解决和处理该问题。此外,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帮助下,电力业务、电力信息、电力工程三者间可进行有效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电力工作效率。
2一体化技术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影响
2.1降低电网损耗
一体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动力电网系统损耗控制管理系统的综合性能,还能够帮助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一体化管理技术的优势突出,除以上所述之外,还能够有效跟踪和监测系统运行中的外部电网损耗情况,对于保障我国电网调度系统一体化管理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效果尤为突出,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强化对外部电网系统的有效管理,从而降低外部电网的系统损耗。
2.2完善负荷管理
电力负荷调度系统一体化管理系统技术中的电力负荷状态管理是指系统利用dms对各个用电区和供电系统负荷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做好负荷减压、减载等管理工作。负荷控制管理这一智能系统,利用智能的负荷控制管理技术能够进行远距离的实时控制,电力调度设备能够尽可能多让电力用户及时避开电高峰期等,而在系统中引入智能一体化控制技术,能够提高电力调度管理的工作效率。
2.3提高工作效率
一体化调度技术主要目的是用于实现中国电力公司调度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时智能化流程管理,可以通过系统软件中的调度图形、界面等应用信息系统实现实时资源共享,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来说,有了一体化调度技术的帮助,能够更及时的对调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调度工作量。而且一体化调度技术也可协调和加强电力调度的运行规划管理,能够降低电网运行中各种风险事件及电力故障事件发生的几率,整体上提高了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
3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3.1分析三维可视化的应用
一是分析3D柱。对于每个厂站而言,敏感图上如果出现一根3D柱,那么则表示该厂站内的发电机有功出力或者是无功出力,对于有功出力来说,3D柱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面的部分表示为剩余处理,然而下面的部分则表示当前的处理,在厂站内的发电机总额出力情况也直接的决定主体高度,主体下面的部分颜色则通过阈值进行决定。如果该厂站内的发电机总有功处理或者总额定的处理是零,那么该厂站的上方不会出现3D柱。然而对于无功出力来说,主体的颜色也是通过阈值进行决定的,如果该厂站的总无功出力是零,那么也不会出现3D柱。通过根据3D技术可以全面的展示出发电机有功和无功以及备用容量的实际情况,使其调度人员不在面对着一些枯燥的数字列表,取而代之的则是较为生动形象的3D进行展示,保证其调度人员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全网的发电信息,降低自身的视觉疲劳。二是图形的三围旋转。现如今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持续发展,绘图电力图则通过原来的二维图逐渐向着三维图进行展示,换句话来说,合理的应用三维力图可以直接的呈现出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并且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全面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工作人员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图形的三维旋转工作原理则是三维图形的旋转和平行的移动,在三维图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并且三维图在出现改变的情况下,要根据坐标点和坐标的原轴来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准确性。换句话来说,主要是三维图形的有效的改变了以往需要全面分析坐标和坐标轴,通过坐标点和坐标轴进行改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全新的三维图形。对于这种三维旋转的方式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立体性特点,并且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工作人员产生一种更加直观的立体感受,使其更好的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电力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出良好的基础。
3.2进行资源整合
电能调配时需要消耗的能源是否得到了高效整合,是体现整个供电系统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对调配工作落实情况产生着影响。相关人员对于智能电网技术的优化与普及工作要给予足够重视,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自动调配方式代替传统人工调配模式,减少能源的无效浪费。对于资源所进行的整合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智能电网技术帮助下,电能分配自动化工作能够实现对调配过程中所需资源的实时获取,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调配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提高智能电网配置水平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智能电网技术支持,电力调配资源整合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这将有助于改善电力调配现状,增加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技术含量,有效应对实际变化,降低电力调配变化对电力供应所产生的影响。
3.3调节控制方式及规范绩效考核
结合电能分配自动化应用状态和调配控制具体要求,对于智能电网技术有效利用问题要给予持续关注。在智能电网技术帮助下,电能分配实时控制工作会变得更加高效,减少该区域工作问题的发生概率,让电能分配自动化工作与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在电力供应系统连续工作过程中确保电能分配工作的有效性,调节过程所需的技术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智能电网的配置和应用过程中较为依赖电力调度自动化,调度员需要重视自己的职能,认真履行工作以保证电力调度效率。为提高对电力传输的性能评估效果,提升发生传输问题时性能评估的预警水平,相关人员应着眼于智能电网技术应用问题,通过该技术对考核方式进行优化。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可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电能分配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结语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通过对可视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不仅能将其可视化的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障调度工作的方便和准确的开展,使其电力系统整体工作准确性和全面性得到提升,为电力企业日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出良好的基础,因此相关人员要对可视化的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做的目的能够保证其合理地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中。
参考文献
[1]宋立伟.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02):142-143.
[2]李慧聪,白英伟,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9,99(3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