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董学爽
[导读] 看图写话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写作的开端,是小学一年级作文教学
        董学爽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越镇沙坝完小
        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写作的开端,是小学一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方法,激发一年级学生写话兴趣,传授一定技巧,有效进行写话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小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学生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小学一年级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看图写话的学习要求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物事物,用正确、顺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的想法,指导学生在生活和习作中,灵活运用标点符号,对词语进行组合创造,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这是一个学生慢慢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所以,在进行对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系统的、有序的教学方式,逐步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看图写话,如何写好图中内容。
        一、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作文的基础,学生做好基础功课才能不断提高作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但是现在在小学生看图写话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对题材不感兴趣,看到图画思维模糊,无从下笔等。因此,要做好一年级看图写话的工作首先要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谈如何学习,才能探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在看图写话过程中,当学生对图片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更专注地去观察,去跟随教师的指导去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写话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同学们大扫除的几张图片,小学生天性活泼,看到照片中的同学和自己都难免要跟身边的同学进行交谈,哪位同学在擦教室的哪块玻璃,哪位同学在讲台上擦黑板等等,课堂氛围立刻一改以往的枯燥沉闷,变得轻松活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引起了学生学习和观察的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间接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图片中的同学在做什么,指点学生如何将心中所想顺利流畅的表达出来,用兴趣法引起小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并逐步培养他们写话的兴趣,提高他们写话的能力。
        二、看图写话教学模式
        1.合理的选择图画
        在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的运用中,首先要合理的选择图画。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即便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每天也会接收大量的图片,包括书刊报刊的图片、电视网络和手机上的图片等等。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关系,那些图片往往不能被当做优秀的图片作为习作材料。因而,教师要遵循图片清晰、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容易联想等原则,要合理选择写话图片,教材内外的图片都要涉及。
        比如《放学过马路》图画,过马路是每个小学生都时常经历的。教师可以放出实际生活中的不同的过马路的图画,先让小学生观看,然后教师再进行分析,图中的哪位同学做的正确的,哪位同学是错误的。过马路的图画贴近小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红灯停、绿灯行的不同画面,让学生不仅能够正确理解交通规则,也能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对错,使小学生感受到写作中的图画对生活也很有意义。
        2.仔细观察图画
        细致的观察会为后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时候,要注重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图片,明白图意,然后再去学习写话。在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指导学生从图画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行为活动等多方面进行观察,从整体到细节、从不从角度去观察一幅画或者多幅画,教师还要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整体的观察方法,都注意观察细节,从图画中获取相关信息,为写话做好铺垫。
        例如教学看图写话《晚饭以后》,教师可以先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说说家里吃完晚饭以后,家人都在做什么。

发言过后,教师展示出本节图画,可以通过个别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对画中的人物观察,同时也会发现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都不一样。教师以此来进行看图写话的观察教学,分析每位同学的观察点,慢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合理的想象图画
        图画是静止的,学生通过适当的想象,才能让写出来的句子更丰满。一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跳跃度也较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带入到图片的场景中去想象。教师也要掌握一定的引导方法去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如通过与学生的沟通,逐渐引导学生对图画产生相关的想象,通过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图画产生联想等等。
        4.先说后写
        很多小学生在看图后直接就下笔,这样会造成写的词不达意,不够流畅。低年级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处在基础阶段,语言表达缺乏条例和连贯性,教师要耐心培养,先从会说教起,可以让学生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不同的主体进行对话,并进行指导,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学生话说的通顺了,然后再动笔将口语化为书面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对图画内容和中心观点的梳理,用合理的想象和正确语言书写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书面习作能力。
        比如看图写话《种树》,一年级小学生对种树有较为成熟的概念,在展示出图画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观察,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或者教师提问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图中所见,以及由所见引起的想象或感想,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因为每位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发现语句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同时示范正确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在能顺利表达出所思所想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想进行写话,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将图画中的小动物也写进来,丰富习作内容。针对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重点辅导,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三、建立多种评价模式
        不同的评价模式,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升学习看图写话课程的兴趣,营造趣味性学习环境。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从而提高看图写话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以下三种评价模式可供参考。
        1.自我展示
        学生在习作后,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当场朗读,教师给予点评和赞赏,鼓励学生写话的信心,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同时,这也为学困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例子,让他们有学习的榜样。
        2.教师评价
        如果看图写话能在课堂上完成,那么教师可以当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辅导。教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提高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和信心。针对写话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耐心辅导,帮助学生提升写话能力。
        3.学生互评
        课堂写作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对作品的评论和鉴赏,提高学生对语句的观察辨别能力,也能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和自身的补足,激发自己写话兴趣,从而不断调自己的写话水平。
        四、总结
        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并非易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耐心的逐步指导学生,从图画的选择到观察,从图画的想象到说和写,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打好每一步的基础,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习作中来,助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的发展,提高整体语文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彩娟.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课外语文,2018,(3):93.
        [2]张洪洋.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1):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