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矛盾与困惑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李红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中的生物教学应积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
        李红
        成都师范学院德阳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中的生物教学应积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关注,落实生物教学的创新,加强对生物教学的改革探索,强化高中生的生物学科综合素养。引进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加强对生物教学活动的更进一步深入探索。本文对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矛盾与困惑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生活化教学;矛盾;困惑

        前言:高中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生物是关键的构成部分,目前仍旧存在诸多的不足亟待完善,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下,生物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丰富教学形式的探索,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加强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形成更明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以致用,强化生物学科综合素养。
一、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矛盾与困惑问题
        根据对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仍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有一些不足的问题和矛盾有待完善。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起了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但是教师通常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提高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只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应用生活化教学法,但是却缺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之间紧密关联的关注。课堂设计科学性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并且生物教师过度追求完成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总结反馈,无法将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缺少对生物知识的自主探究兴趣,学习效果有待提升[1]。
二、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教学导入生活化
        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生物新课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精神集中于课堂上,凸显出教学导入环节的生活化特征。

作为生物教学课堂中的基础,教学导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保证课程导入生活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根据对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分析,优化设计课程导入的内容,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以高中生物人教版的课程“酶的特性”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直观展示超市清洁售卖展台图片,或者直接出示几类如衣领净、内衣皂、羽绒服专洗剂等的外包装。提问:“你在购买洗衣液时,会从哪些方面去考虑?”“洗羽绒服时,你为什么要选择专洗剂?”“洗带血渍的衣物时,你会优先选择哪类产品?”“衣领上通常哪类污渍居多?你会选择什么产品?”以此将学生带进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由此导入课堂,学生自然而然的能够加强日常生活和抽象生物知识之间的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出发点,创建起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融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知识点之前,应结合生活元素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通过音频、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让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深刻的体会和感知,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生物知识中的主动性。例如植物生长素一例,教师提早组织学生在阳台上养殖多盆相同植物,用纸盒等制造出单侧光照条件,学生定时的观察并记录,将亲身体验带进课堂,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又激发了上课探究兴趣。就植物进行实验探索,结合校园内的花草植物等,构建起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加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生物知识和实践生活之间的相衔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下,形成对生物知识的探索兴趣,加强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效果。调动起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形成全方位的认知,爱上学习生物知识、体会生物知识的魅力,真正实现生物新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目标[3]。
结论: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教学运用到高中的生物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课堂到课下的延伸,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和要求。教师应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更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通过开展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活动,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际之间的有效衔接,加强对生物知识的有效运用,提高生物知识的实践能力,构建起完善的生物认知体系,为未来的成长学习和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李秀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3.
[2]崔玉凤.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28-29.
[3]马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