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川
白水县雷村乡小学中心校
摘要: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阶段的必修课,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点课。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作文部分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方法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语文写作,多少有些不协调感。由于学习方法和写作经验不足,学生们的作文中常常存在口语连句的“出纳帐”和逻辑格式不符等问题。作文主要是学生对语言理解的综合能力学习,包括学生的整体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阅读积累状况等,学生应该在课堂基础上继续学习。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本文主要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分析了提高小学生初步创作技能的方法策略。
一、以兴趣开始,打下长期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也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教师需要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有更丰富的心情和积极的感情来学习。特别是在写作教育方面,写作的教育本来就很难,学生必须练习。没有学习的乐趣指导,学生们就会逐渐消耗学习的自信和热情,这无助于学生们的长期发展。因此,笔者将在课堂上不定期地和学生们开展小游戏,促进学生的思考。
例如,笔者和学生们一起玩“拼写游戏”。首先,准备好卡片,笔者分开一句话写成卡纸。之后,笔者随机阅读一句话中不同的构成部分,笔者按顺序阅读整个词语后,学生们整理并回答自己头脑中记忆的句子,首先回答正确的学生得分。其次,笔者也对学生学过的诗句、教科书要求背诵的小故事摘录等不同的句子进行划分。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分割后的句子被统合时,根据语序的替换意思会有所不同,句式虽然正确,但是意思却有很大的不同,由此感受到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写汉语文章的技巧和魅力。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游戏相结合,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反应速度、思维扩散水平等。
二、促进读写,积累素材量
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也要教学生多种读书技巧,初步培养学生欣赏基本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丰富积累。由此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明显的是为学生们的文章打下良好的文化和素材基础。下面,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讲述一个简单的例子。
1.立足于课程的教材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场所,教科书教材是学生们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教科书中包含的文章内容是经过多次选拔的小学生学习的最佳插曲,这充分说明了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值得学生们深入理解和学习。除了文章中包含的意思以外,其内容的文章写作手法和句式修辞也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们学习教科书的时候,经常提前预习,摘录自己最喜欢的词汇,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理解并进行表达。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因为内容的表现内容很生动,所以容易理解,学生们也抄写并共享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且清楚地叙述了句子表现的意思。文章中运用了很多拟人化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黄黄叶就像小扇子和菊花仙子”,这样的运用可以提高文章的美感和画面感。因此,在学完这一节后,笔者也为学生们提出了运用自己的头脑,按照书的方式简单地写文章的课后作业,要求其中至少包含修辞手法。等下节课课外分享时,很高兴学生们能够发挥想象力,按照题目的要求写作。因此,指导学生充分吸收教科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2.扩大课外阅读补充
要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积累,不仅要指导学生养成上课实践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养成下课时阅读的好习惯。当然,即使课外阅读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
教师向学生们推荐适合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书和文章,注意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的内容应符合学生们的理解水平。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鼓励学生们读图画书,图画书包括许多图画,把文字和照片结合起来更有趣,阅读方式也适合小学生阅读。在选择图画书的时候,也要注意按材料教。例如,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基础的语文学科素养,作者鼓励这个系的学生们阅读介绍名人和伟人的故事型图画书和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图画书等,学生们可以在阅读中拓展课外知识的学习,也可以给学生们积累很多素材,让学生们写文章用。
三、多方位教育,采用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方式,形成更全面、更新的课堂环境。这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创作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基础条件。下面,从信息技术运用和竞赛活动开展两个方面举例分析。
1.运用技术创新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社会广泛普及,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教育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产生新的火花。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可以跟随时代潮流,有效拓展课堂学习,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笔者在教学时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为了让学生们在练习时有代入感,大多数情况下会通过播放公益电影和纪录片来指导学生,利用电影的主题进行写作训练,声音多的电影会给学生不同的感想。学生们看完电影后,笔者对学生们进行分析和指导,鼓励学生们创造并记录自己的感想,创作自己独特的文章。
2.开展竞赛丰富的活动
目前的写作教学多以单纯练习为主,形式单一,学生难以保持长期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因此,在教育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多种创作环境,使学生在长时间的练习中保持热情。
笔者定期组织学生们举行写作班级竞赛,根据季节变化和重大节日制定主题。例如,国庆节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们举行了以“国庆节”为主题的应征比赛。不限制文章的形式和字数,散文和诗歌也可以参加。在激烈的比赛中,前三名学生获得笔者准备的奖状。学生们积极参加活动,笔者以学生们的综合表现水平进行评价,在教室展示优秀作品。这种比赛形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能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特殊的乐趣,同时拓展学生的多元创作思维。
四、促进练习写作,在实践中获得经验
虽然掌握了更多的写文章的技巧和经验,但是到实际练习的过程为止都没有实行,学生写文章的技巧也没有提高。可见,不勤奋练习,学生们就无法从中获得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创作习惯。语文文章是共通的,只有经过充分的实战练习后,学生们才可以在其中举一反三,文章质量当然也会提高。
笔者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时,不仅鼓励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写作的习惯,在日记、读书笔记、音乐评论影评人中,文章也是相通的。培养学生写作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和形成习惯。此外,笔者也经常鼓励学生们练习记录日常琐事,带着感想写随笔。长期以来,学生们养成了用文字表达感情的习惯,总结这个经验,学生们的语言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如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作技能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广泛高质量的阅读,使学生们能够形成更加坚实的文学基础和丰富的素材积累。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创新,丰富利用信息技术写作的教学形式,同时创新学生课余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写作的乐趣,教师也要表扬学生,使学生获得自信和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邓丽君.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09):135.
[2]肖明同.浅论小学生作文写作技能提升策略[J].南北桥,2016(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