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吴争鸣
[导读] 语文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各个学科的教学体系
        吴争鸣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   湖北省荆州市    434400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各个学科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文言文领域的素养和拓宽知识视野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反思现有的学习问题,并不断加以改善,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本文旨在探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中国的古典文化经典,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改革也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必须探索并扩展其文化价值和文学内涵,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另外,文言文也是高中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它占据了高考试卷上大多数分值,表明了文言文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根据对卷面总体得分的分析,目前文言文的分值仍然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文言文理解不到位,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言文的实际教学情况,改进教学策略,以增强和充分体现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和文学内涵。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价值分析
        1.文学价值
        中国历史悠久,文言文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它的含义是丰富多彩的,博大精深的。文言文的写作包括了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学,教育,医学,军事等领域。因此,研究文言文是发现我国历史古迹的关键,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过去有详细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未来。因此,高水平的文言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能力和增加自身文学内涵的重要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各段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作者形而上的精神意志。当我们学习文言文时,目标不仅是能读懂,而且是理解文言文的丰富文学价值。
        2.教育价值
        文言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价值观,还可以抵御现代社会的不良氛围。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发展,学习文言文是最好的方法。作家李密在《陈情表》中侧重表达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问题,一再使用委婉、恭敬,甚至谦卑的表述方式,表达了抗旨不遵惹下的杀身之祸,通过情真意切的简练表达方式打动马炎,允许他告老还乡。因此,教授文言文更具启发性,因为它不仅可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完美的人格。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的急功近利
        在教学考核的基础上,许多文言文教学的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背诵会出现在考试中的文章,以便在考试中获得尽可能好的成绩,如果没有出现在考试的话,就不会有进一步的研究。在不理解全文的情况下很难背诵全文。例如,《陈情表》官职的变化可以用很多词来表达,如除、赏、擢、迁、徙、谪、拜、出、去、黜、放、陟、夺、罢、复等都表达官职变动。如果仅在背诵中理解单一词语的含义,则不能理解该词出现在其他章节中所表达的意思了。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就目前的教学方法而言,许多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阅读,翻译,抄写和记忆”的教学方法。不管老师在课堂上有多累,它都没有效果。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际上,这种“填鸭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吸收。
        3.忽视过程知识积累
        由于高中课程非常紧张,所有学科的老师都在考虑利用学生课外时间。

因此,在教授文言文时,老师只有一个步骤:“教科书-教科书-教科书”。当然,可以在教科书中突出显示的文章具有其典型性和教育意义,但是老师完全依赖于教科书,却忽略学生能力的发展,导致对文言文的基本功非常差,并且无法灵活地使用知识迁移。由于高考的文言文部分阅读范围狭窄,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也会因为无法理解或理解不当而失去分数。
        4.学生畏难心理明显
        高中有很多科目,学生的压力很大。文言文的理解不如对现代汉语或口语的理解,这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对虚词的应用和理解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背诵和默写有一种恐惧感,看到教科书上有这样的提示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这使于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很低。
        三、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1.寻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平衡点
        什么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各种技能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它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基本素质,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教育改革,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要适应考试环境,而且要确保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教授文言文时,有必要注意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要重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方法的建立应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他们独立分析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会归纳总结。例如,共享阅读法,游戏竞赛法,归纳总结法,温故而知新等,文言文教学模式是灵活的,因此教学方法也是可定制的。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移能力
        知识迁移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吸收。为了实现迁移,需要完成四个要素:一是需要由教师指导,二是要掌握知识结构的特征,三是必须有与相同现象的定向相关知识的转移,四是如果有合适的环境,这种知识很容易迁移。例如,作者撰写的文章涉及知识迁移,相同风格的知识迁移等。例如《滕王阁序》这个千古奇文、妙文,同时也是高中文言文中的教学难文、硬文。学习该篇文章重点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以及行文结构,以及文章中优美的对偶格式。其次在进入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知识迁移教学法,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王義之的《兰亭集序》,从而对比两篇文章异同之处。另外还可以运用同一作者的作品迁移学习,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其本人都有哪些作品,生平事迹等拓展学习。
        4.鼓励学生诵读文章增强阅读语感
        语感是人们直觉的感知,理解和掌握语言直觉的能力,而阅读是提高语感的最佳方法。同时,通过诵读可以理解语感的形成,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文章的联想力,从而更容易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四、结论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开展,应该根据其文化价值和文学内涵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朱会珍.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J].才智,2019(30):7.
        [2]杨丽.浅析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43.
        [3]黄传宝.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8(30):43-44.
        [4]宋勇.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