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四川省巴中市第二中学 636000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实录的古诗文都属于经典化选用,其作为语文学科教学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思德意识构成、语文素养及文化智力发展水平都有十分显性的效用。通过对初中学生的传统古诗文施教,可有效引导其通过系统诗词曲赋认知古人世界观与人生观。而为实现该阶段古诗文教学价值,仍缺少不了教师的全方位、持续性探究。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进行相关探究,将对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强化传统文化渗入提供积极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伴随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传统教育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方法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文化传播引发了教育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关注,由于古诗年代久远,教师只用简单的方法教学无法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内涵。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始终是关键的构成环节,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诗中蕴藏的感情,提高个人的情感表述水平,而且对古诗词展开赏析,还能提高个人对古诗的领会水平,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个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2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首先,老师对古诗词的引导并不充分,而且过于重视古诗词的背诵,缺少有效的引导,学生只知道背诵,却不能够真正的理解一首古诗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背景。而古诗词的教学需要学生深入到诗词中感受其中的意境美,让中学生积极的去朗读,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老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朗读的作用,应当让中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其次,对于片面的知识学习,学生缺乏体会诗古诗词本来的意境。他们偏向于片面理解诗词的内容,却忽视了作者创作的背景。大部分老师对待诗词就如同对待文言文,会一味的采取程序式教学的方式,比如,介绍作者的背景、以及古诗词表达方式等[1]。在教学的时候只要求学生理解、背诵、以及默写诗词的内容,然而作者创作时候的情感却没有被当作重点,使得学生不能体会与理解诗词当中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3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3.1 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要适用于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主观因素是学生对文言诗词并没有浓厚的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迫于应试的压力和学业的要求被动地接受文言诗词的学习。其中,在学生的学习认知中主要是背诵与默写。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激起学生对文言诗词的兴趣,找到文言诗词中可以引起学生关注与兴奋的内容,从而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渲染与熏陶。比如,在《诗经》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诗经》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通过讲述文本中带有或者文本延伸出的情感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历史色彩浓厚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可以在众多的文言诗词中寻找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文,传授学生记忆和背诵的方法,使学生快速记忆,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激发背诵的乐趣,同时增加文言诗词的积累。随着积累的增加和兴趣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步地增加难度。在学生对文言诗词有了一定的语感和文化积淀之后,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的古文也不会感到难于理解[2]。
3.2 师生互动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缓解教学压力,还可以改变学生对古诗词的刻板印象,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使学生快乐的探索学习古诗词的知识。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从学习的内容入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互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修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真正理解古诗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3.3 课前预习
由于受课堂进度和课堂时间的影响,教师会用仅仅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讲授,由于时间较仓促,所以即使老师能够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全部进行讲授,学生也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而忽略很多重要的内容。因此课前预习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课前预习并不是盲目地进行预习,第一,学生要对作者有一个简略的了解,比如了解作者的生平、生活的年代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写出此诗。第二,学生要对整篇诗进行通读,找出重点难点,先自己翻译整篇诗所描述的意思。第三,学生要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记录,以便在上课中能够着重听讲这部分内容。只有做好课前预习,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有一篇名诗叫《观沧海》。它是曹操的名篇。首先了解作者简介以及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的此诗,第二,找出重点理解的词句,比如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然后用自己的话对文章进行整体的翻译。第三,记录下来自己对这篇诗不懂的地方,比如,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整首诗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再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课前预习,课上跟随老师的讲解就很容易。
3.4 创设情境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妨大胆摒弃传统的对关键词、诗句进行条分缕析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渲染,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诗人情感。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渲染是初步体会诗人情感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 我们很快就能打开诗人的情感之门, 体会到诗人的相应感情。另外,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校配套信息多媒体辅助施教,常可极大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及成效。例如,教师在讲授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时,诗中的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中连用了两个“笼”字,诗歌前半段的意境十分淡雅,但这个妥帖的用字,班级内部分学生难以真切感受它的巧妙韵味,该现况究其根本还是学生对古诗的意境领悟得不够透彻。基于此,执教者可有机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能动地将该首诗的形象画面与意境实时展现出来,同学们通过动态化情景真切观察到被迷蒙的月色以及轻烟笼罩着寒水以及岸沙,其中的烟、寒水、月、沙整体上勾画出了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却风情必现,意境淡雅、景观别致等。该方式直观生动地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层次画面感,为后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抒发情感奠定了充分的基础[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方式要深入研究,并寻找出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对诗词产生兴趣,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以及语文成绩,使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化的哲理和深度,形成感悟、兴趣、还有学习的良性发展,继而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添溢.浅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9(20):75.
[2] 谢 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教学实例分析[J]. 新 课程,2018(12):309.
[3] 王雪晴.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 D刊(学术刊),2016(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