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小议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7期   作者:杨 秀
[导读] 导入语,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

        杨 秀
        山东省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轩中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导入语,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导入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必须独辟蹊径,富有新奇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的导入语,我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
1 由题目切入
        我们称题目为“文眼”。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好比是一个人的眼睛,透过一个人的眼睛,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性格,接近他的灵魂。同样,通过一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所以,导入新课,由标题切入实属最佳之选。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丰富,比如:愚公是谁?移的什么山?为什么移山?他是怎么移的山?山最终被他移走了吗?他为什么叫愚公呢?移山那么难,他能做到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更能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热情,整堂课在解决问题中进行,进展的很顺利。再比如在执教《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我开门见山,由标题切入,提出以下问题:谁智取的生辰纲?是从谁那里智取来的?生辰纲又是什么?无需赘言,自然而然地由题目的解读进入文本的研读。
2 由主旨切入
        所谓主旨,即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一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指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作此篇是要讴歌什么、批判什么,讽刺什么。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六中提到:“其中的主旨,叫青年须认识公理,认识帝国主义,认识自己。”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也提到:“有时看见熟人在旁,就托付他,请他看后告诉我信中的主旨。”教师教授一堂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一堂课,我们可以由主旨导入,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学习重点。
比如学习《卖炭翁》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有这样一位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欣赏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童真童趣,领略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生活情趣;体会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力量,也感受“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入骨乡愁。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白居易,看社会现实,感民生疾苦,一起走进《卖炭翁》。再比如在执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时,我这么设计的导入语:西湖美,美在它的自然之景,更美在它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西湖之雷峰塔,流传着许仙和白娘子凄美的爱情故事;西湖之苏堤,见证着苏轼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的济世情怀;那么,西湖之湖心亭又收藏着士人张岱怎样的情思呢?由主旨导入,直击重点,目标明确,值得一试。
3 由作者切入
        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言:“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也就是说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抓住这个相似之处,我们就可以由作者导入新课。通过作者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特点,把学生对作者的仰慕之情转化为学习文本的热情。基于此,在学习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课时,我这样设计的导入语:林徽因是胡适眼中的才女。林徽因更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她也从事文学创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风轻云淡,岁月安好。”“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这些唯美又富含哲思的语句都出自她的笔下,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既清新又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时候,我这样设计的导入语:他是一位文人,《狂人日记》记录着历史的沉重,《阿Q正传》书写着改革的艰辛。他又是一位战士,荷戟独《彷徨》,仰天自《呐喊》。采一束“朝花”为自己壮行,撷几丛《野草》与天地抗争。鲁迅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一位作者,这个导入将作者的作品连缀成一段美文,既给学生美的感受,又让他们巩固了鲁迅的相关文学常识,何乐而不为呢?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音频视频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运用是一种趋势,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一媒介导入我们的课堂。在执教《杨修之死》一课时,我在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的同时,课件出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导入语是这么设计的:孙中山曾说过:“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足见人才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领袖都有他们的“智囊团”,他们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但是,却有一个爱才之人杀掉了一位有才之士,经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位爱才之人就是曹操,这位有才之士就是杨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去了解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恩怨情仇。(课件显示曹操和杨修的图片)。在执教《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运用5G技术远程教学制作桥梁模型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同时我还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怎么看待视频上的教学方式        同学们七嘴八舌,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看后的感受,最难得的是学生所谈的感受基本上涵盖了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课堂的引入既自然,又顺理成章地切入了文本,整堂课的生成水到渠成。音视频的使用,既丰富了课堂形式,又充实了课堂内容,还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不失为一种导入新课的好方法。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切不可本末倒置,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用,但不能乱用滥用。
5 其他导入方式
        除以上常用的导入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由出处切入。在执教《<礼记>二则》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我们耳熟能详。其实,《礼记》中的睿言哲语亦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则启示我们学会探讨,懂得合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虽有嘉肴》,领悟其中的为学之道。通过《礼记》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二)由文章的主人公切入。比如学习《老王》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杨绛曾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活了105岁的杨绛一生经历了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她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难时,表达出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老王。(三)由文章的写作手法导入。学习《一颗小桃树》,我们可以这么设计:一间陋室,寄托了刘禹锡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一支青莲,表达了周敦颐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一架藤萝,抒发了宗璞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独特认识;那一颗小桃树,又暗含了贾平凹怎样的情感呢?串起这个导入语的线就是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
6 结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靓丽新颖的导入语便于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更可以激活课堂。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导入语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王来贵.浅析改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导入[J].神州,2012(35):137-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