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庄超
[导读]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超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门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复杂,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扰。为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改机教学方法,争取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兴趣;能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作为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小学生认知水平不足,动手能力较差,对信息技术缺乏兴趣。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真实的想法和需求,争取使信息技术趣味化、生活化,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1.呈现精美作品,优化视觉体验
        小学生学习观念不强,且认识不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所以其学习动力基本靠兴趣来维持。但是,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却容易引起学生的畏惧和反感心理,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走进课堂,这便需要教师另辟蹊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先给学生呈现本节课相关的优秀作品,比如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生动有趣的动画,精美的幻灯片等等,借此优化学生的视觉体验,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花朵缤纷》一课时,需要学生利用Scratch软件绘制花瓣、花朵,并呈现动画效果,具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所以在课前导入环节,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名为《春天》的动画视频。该视频中呈现了一片草地,草地上连续不断地出现各种颜色的花朵,同时配以《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营造了一副生动优美的意境,学生很容易便沉浸其中。待动画播放结束后,我让学生猜测这个动画是怎么做成的,而后我再进行激励式提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营造一种‘花朵缤纷’的意境?”在前面精彩情境的感染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进而主动打开教材寻找方法。可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学生呈现精美作品,是提升课堂活力、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行之法。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也走进千家万户,在给我们提供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小学生虽然年龄幼小,但毕竟成长于网络发达的时代,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信息技术,甚至也会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一些问题。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课程内容,适当构建生活情境,借此引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寻求解决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下载网上信息》一课时,我先为学生描述如下生活情境:“小孟经营着一个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公众号,中秋节即将到来,他想写一篇中秋相关的文章,你能帮助他搜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素材吗?”在生活化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打开浏览器,主动探索信息搜索和下载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将百度百科中介绍中秋的文字复制下来,保存在新建的文档中;有的学生从网上图库中搜索中秋相关的图片,下载到新建的文件夹中……最后,我让学生互相分享学习方法和探究成果,我则进行补充式讲解。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出实际问题,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课堂以问代讲,强化自主意识
        信息技术的一些操作技能不易掌握,再加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脑的机会少,动手能力自然不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习惯将知识和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但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甚至会形成消极懒怠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不妨采取以问代讲的策略,一方面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指引思考和探究的方向;另一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编辑文档》一课时,我先给学生下发一份名为《端午节的由来》的文档,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我提问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与正文字体、大小都一样,不够鲜明,同学们能否重新编辑题目,使它更显眼?”学生思考后给出建议:将题目设置成彩色字;放大题目的字号等等。我表示赞许,并让学生进行尝试性操作,而后我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指导和补充。之后,我继续设置如下问题:①这篇文章的字号是多少?如何将正文设置成楷体四号字?②文字行间距过于紧凑,如何设置行间距使文章更清楚美观?同时,我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上网查找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鼓励合作探究,营造竞争氛围
        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中,由于教师在年龄、学识等方面远远超出学生,导致学生处于弱势,教师则自然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侵占学生思考、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的干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以营造组间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小组荣誉的驱使下更加努力地完成探究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美化文档》一课时,鉴于本节课内容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于是我便指导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给各小组下发一份介绍某城市美食美景的文章,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以艺术字表现文中的景点和美食;
        (2)单以文字叙述难免显得单调,请将素材库中的图片插入到文档相应的位置……
        然后,各组学生展开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即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小组任务。最后,我让各组派出代表呈现探究成果,并说明操作的方法和过程,我则进行指导和评价。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的乐趣。
        5.布置生活课题,锻炼实践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很小,即便使用计算机,基本也是停留在查阅资料、下载资料的程度上。但是,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任务都需要用计算机完成,这体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生活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幻灯片”相关的内容学习结束后,我给学生布置如下生活实践课题:小丽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参加教学比赛,她需要提前准备演示文稿。请你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帮小丽制作一份电子课件。
        然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而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依次上前播放幻灯片,并分享自己制作课件的过程,以及课件中的创新之处。有的学生在幻灯片中插入了动画,有的学生插入视频和音乐,还有的学生结合上语文课的经历,用图片、艺术字来呈现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电子课件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后,我让学生互相评价,并交流自己学到的新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并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其学习困境,据此优化教学方针,争取构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课堂,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晓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9,21(13):183.
        [2]李小波.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8(08):89.
        [3]王结实.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