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7期   作者: 王月霞
[导读] 语文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同样也是重要的科目型教学

        王月霞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观音阁十字路小学516164
        摘要:语文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同样也是重要的科目型教学。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初中一直要到高中都必须持续学习的科目。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打好学生的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品德修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想要上好语文课也非常难。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差,在见识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也差了一大截;另外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差,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都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根本无法教育辅导孩子,学生家庭条件大多数也都没有可供查找资料的电脑等实际困难。针对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巧用教学策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1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现状及原因
        1.1学生方面
        农村学校因为先天条件的不足,在文化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重视程度上都存在不足,所以,农村学生往往视野比较狭窄,知识储备量较少。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教材,还应该大量阅读,广泛积累。一些比较贫困的乡村学校缺少图书馆,活动室,学生难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缺少文化氛围熏陶,这是使得他们学习水平较弱的一个原因。
        1.2教师方面
        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不够,在教学技能上,也缺乏更完善的培训。在个人素养上,乡村教师可能学历更低,因此,这是一个需要改善的状况。此外,许多语文教师更关注学生成绩,对于学生的写作和阅读没有及时给予引导,没有认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模式单一,这样容易形成学生的应试思维,变成任务性学习,这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一个不足。
2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源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信赖于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教师硬性的灌输,而是在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在课前精心准备制作了六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在导入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去动物园请来了你们最为喜欢的动物,看看都有什么呢?然后,我在黑板上粘贴小动物的图片,让他们一一去识别,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被绚丽的图片和童话般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这样师生之间情感有了交流,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去领会知识。然后我进一步,去揭示今天的课题及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从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展开想象,比起仅靠教师简单的语言讲授更能激发农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语文学习之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记住本课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2.2用多媒体,激发语文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就目前情况来说,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大部分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一片死气沉沉的,不容乐观。如若教师的语言贫乏、形式单一,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学生很难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致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而且,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或平时虽然看到但观察得不够仔细。此时,教师的教学若能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学,以绚丽多彩,美丽迷人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制作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变静态为动态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呈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在揭示课题后,利用视频将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同时在视频中配有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动物中,去感受这六种动物尾巴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其抽象深奥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3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
        普遍来说,农村地区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上相对被动,不仅就各类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也不强,这是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难以获取明显的学科能力的提升,并且在文章解读时会存在各种阻碍的原因。对此,教师可以做相应的教学调整与转变,可以更多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且在课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多做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与素养,也可以让农村学生的基础水平和阅读技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与锻炼,这样才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强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把语文的教学变成“人”的教学,以生为本,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学会理解文章含义,学会口语表达,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进行写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卢文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西部素质
教育,2017(19).
[2]赵春红.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综
合版),2018(12).
[3]谭玲燕.怎样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