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7期   作者:高友英
[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高友英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中学  7255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思,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多方面地践行该种教学模式,如探究学习活动、问题化情境,从而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导学;载体;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可以培育学生的自主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前提下,必须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这就可以用到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既能够满足自主学习的要求,又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1.以“问题导学”为载体展开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1能够对课文进行深思
        在以“问题导学”为载体时,教师会根据教学课文的内容,向学生提出诸多阅读问题,要求根据问题的提示,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在该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深思课文内容,同时经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1.2能够增强学习积极性
        在以“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深入地探究课文内容,这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并且,如果能够解决某些阅读问题,这会不断地给予学生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多的动力。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引导手段不足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选自名著,内容较为耐人寻味,这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些教师欠缺足够的引导手段,导致学生的理解力不足,这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
        2.2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更多时候会听从教师的讲述,逐步地学习课文,在该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作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说明语文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3.以“问题导学”为载体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3.1组织探究学习活动进行教学
        在教学语文课程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一方面能够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由单人式转换为多人式,另一方面能够用自主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进行提问,促使学生自主探讨解决问题,这会充分发挥问题导学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拿来主义》时,从课文内容来看,讲述抨击具有闭关、象征、拿来等主义的文化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认识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上的态度,懂得识别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依据以上要求,可以通过探究学习活动进行教学。
        首先,在阅读课文之前,给学生展示该篇课文的创作背景资料、历史背景资料,如“尊孔读经”、“新生活运动”等,让学生认识当时时期国民党崇洋媚外的“可恶嘴脸”,同时进行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资料来看,你们可以看到什么呢?”,有的学生会说:“看到迂腐和封建的影子”,有的学生会说:“看到懦弱和自私的影子”,教师说:“没错,正是在你们看到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写下了《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鲁迅先生究竟说了什么呢?”,这会引起阅读兴趣。
        然后,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如“拿来主义指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说的是‘闭关主义’?后半部分说的是‘送去主义’呢?”。随后,让每对同桌同学组成小组,经过探讨,对课文划分层次,如将第1到4自然段划分为第一层、将第5到9自然段划分为第二层、将第10段划分为第三层,对每层的内容进行探究,概括每个自然段讲述的内容,这会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课文。


        再者,引导学生深度每层内容,教师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针对第一层可以提问:“作者说‘别的且不说罢’有什么作用?作者共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呢?如果坚持‘送去主义’,会导致产生什么后果呢?”,针对第二层可以提问:“第五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六段中的‘送来’和‘拿来’有什么区别呢?第八段中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针对第三层可以提问:“根据作者所述,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呢?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在哪里体现呢?”,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在组内展开探讨。
        最后,可以联系学生自身,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放在今天,你们认为‘拿来主义’是指什么呢?”,这会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继续说:“如果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不应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果是在国家的角度来讲,不能依赖他国,需要自立自强!”,让每个小组根据新的“拿来主义”的内涵,谈谈自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自拟题目,在课后时间写一篇读后感作文。
        总结:从以上过程来看,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根据课文内容,教师会不断地提出多个阅读问题,要求学生自行探讨求解,既会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又会增强课文理解,从而有利于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3.2通过问题化情境进行教学
        以“问题导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从而能够产生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学习,在此要求下,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创设问题化情境,根据课文教学要求,逐步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一方面会增强阅读感受,另一方面会对课文产生质疑,这就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边城》时,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选择著名小说《边城》,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课文的写作主题,依据以上要求,可以创设问题化情境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边城》小说的写作背景资料,以及小说的内容简介,让学生对课文提前了解,同时在屏幕上展示沈从文给爱人张兆和的一段话语,如“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且异常爱他们”,对学生说:“同学们,请问这段话讲述了什么呢?”,学生会说:“沈从文先生对张兆和女士的爱!”,教师说:“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选自沈从文先生的著作《边城》,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表达了什么吧!”,这会引起阅读兴趣。
        然后,在学生展开阅读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分别写出“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三个标题,让学生根据以上标题,在课文中找寻能够体现各个标题的内容,如课文中的“豆绿色”可以体现“风景美”、课文中的“端午节、捉鸭子比赛”可以体现“风俗美”、课文中的“翠翠与爷爷”可以体现出“人情美”,这会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再者,教师会指定某些学生分配角色,分别饰演文中角色进行朗读,如针对翠翠、傩送,让某些学生有情感地朗读教材第18页的对话,让其他学生静静地聆听,同时思考“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是怎样的呢?”、“傩送有没有生气?傩送是怎样的人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等问题,让学生细细揣摩翠翠、傩送的心理活动,针对翠翠和爷爷,让某些学生有情感地朗读教材第20页的内容,其他学生思考“怎么理解第五部分爷爷对翠翠说的话呢?”、“爷爷和翠翠的记忆有什么区别?在爱情问题上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这会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
        最后,让学生回想课文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读过了课文,你们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什么道理呢?”,让学生分别从“赞美”、“批判”、“呼吁”三个方面思考,这会帮助学生进行归纳。
        总结:从以上过程来看,通过步步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再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阅读感受,深刻感知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提出诸多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在该种问题化情境中,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问题导学”为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根据课文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会起到较好的导学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明明.高中语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8(27):24.
        [2]王智明.问题导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9(19):59+61.
        [3]朱春学,房孝园.高中语文“问题链导学”生态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2020(1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