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艳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实验学校 516100
摘要: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动了文化及教育的进步。如今,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地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其中语文教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初中语文阅读中名著阅读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而名著本身内容比较长,涉及到的人物和事情比较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时也会存在一些困惑,基于此,引出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标明每一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和重点,更加方便学生对名著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导图;名著阅读;
引言:阅读理解是语文中的重中之重,学习阅读之后开始学会表达,学会写作。而目前的语文教育中,学生阅读量不足,对读书也没有很高的兴趣,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弱,要求让学生读的名著也不见成效。教师在进行名著指导时可以多借助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将每本名著中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更好地帮助学生解读名著、理解名著。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谈一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导读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
语文科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繁杂,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将语文知识之间的逻辑性理清楚,将每种知识按照作者或者创作年代、国家、题材进行归类。例如初中的名著,每本书所创作的年代有所不同,有些书是抗日战争年代的,有些书是民国时期的,有些书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每本书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都有所不同,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将书本进行归类,更方便学生掌握书中所讲述的内容,了解每本书创作的背景,综合性地提高学生地语文素养。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地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注重名著的阅读,学生要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社会背景,了解书中的写法、表现形式以及书中的人物形象、句子特点。而名著大多比较长,分为很多章节,每一个章节所涉及到的内容都不一样,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写作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要从大量书籍中、大量文字中提取信息。这么繁杂的知识如何进行归类,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每本书中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就需要思维导图地加入了。
1、根据作者进行归类
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种名著,接触到很多作者,而由于接触到的人物太多,在记忆地时候就容易张冠李戴,没有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清楚。
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就可以将名著按照作者进行归类,例如:鲁迅先生的书籍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老舍先生的书籍《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以及罗贯中、蒲松龄、吴承恩、史铁生的作品,都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陈列,在进行思维导图是还可以将作者简介进行加入,学生在了解作者书籍的同时就可以了解作者以及这本书相关的时代背景。
2、根据名著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类
语文名著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里面包括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有一些是记录作者童年生活的,有一些是作者抨击社会现状的,那在阅读教学时就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名著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例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包含了10篇散文,写得都是鲁迅从小到大遇到的人和事。在学习、理解《朝花夕拾》这本书时,教师可以分篇来介绍,以朝花夕拾为支点分为10个分支,每个分支介绍每篇包含的内容。就可以分为《猫狗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10篇,接着将每一篇分别来介绍,将每篇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进行分别叙述。如此一来,学生看到思维导图就能清晰的知道每篇所讲的内容,了解每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当然除了主要内容以外,鲁迅写这篇章的目的也不能丢掉,也就是每一篇涉及到的主旨要包含在内,例如写《藤野先生》是为了表达鲁迅对于藤野先生的敬爱与怀念,也从中感受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感受到中国政府的腐败。从中也要进行分支将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列出来,可以通过藤野先生所做的事情或者是藤野先生的一些人物描写的语句判断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致的刻画总结,学生能更加清楚的理清楚文章中的知识点、重点,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也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也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
总结语
教育这条路还有很长,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处于反思探索的路上。以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只要教育工作者动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好方法,真正为学生考虑,还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看思维导图读名著、看名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以及概括总结能力。当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要不断提高,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当下,还要展望未来,不断提升自己,将学到的方法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亚丽.我如何在我国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J].中国校外教育,2017(5):23-34
[2]曹丽鹏.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如何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J].北方文学,2016(8):69-79
[3]王妃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12(32):8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