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7期   作者: 于炜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于炜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小学  83009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当前的社会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独立思维能力,同时对于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为了能够践行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标准,各个学校也在积极的献计献策,通过多措并举来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小学科学是一门内容比较丰富的学科,学好科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外界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科学中的实验操作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检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让学生对于科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踊跃地投入到科学的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启通往科学知识殿堂的大门。
一、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动手操作机会短缺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开展的实验课程并不多,很多还是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演示,无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然无法获得提升。
(二)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
        在一些科学实验中,很多学生的心理依赖比较强。对于一个独立的实验,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总是习惯于依赖其他同学的思想,以及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不利于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养成,同时也为其动手能力的提升带来阻碍[1]。
(二)教师的辅助性不足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教师做出了改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只教给学生们实验的步骤,并不对每一个小组都进行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最终并没有得出成功的实验结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2]。”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去做一些事情,并且要对动手操作感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有限,他们主要以实物的形象为主,而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可以进行动手实践的机会,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地把握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能够加强动手能力。
        在学习《用纸造一座“桥”》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们进行进行探索,可以在书本上求知,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信息来作为收集资料的途径,之后可以询问家长,并且做出一座“桥”来。在课堂中,教师会对学生们制作的纸桥进行提问,问大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原理是什么,也会将好的作品在年级中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学生形成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对于科学知识更加热爱。
(二)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操作习惯
        科学知识取决于生活。小学生对一件实物的理解是又具象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内课程之前,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课堂上索要用到的材料。
        在开展《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对于实验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准备。一方面,准备材料需要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初步了解,更有利于学生能够认真预习,另一方面,实验中每一个材料的用量都是不同的,就像碘酒的用量,学生需要准备好碘酒和带有刻度的试管,学生无论在采买还是在测量的过程都会形成深入的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严谨性。在实验开展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又快又好地完成。
(三)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动手能力提升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团队的力量确实无限的[3]。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开展动手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实验。这样有利于集思广益,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他人身上的长处还补足自己的补足,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浮力》一课时,教师可以让5个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每个组员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都能在组内给其他人新的启发。就像空的矿泉水瓶能浮在水面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就会下沉。也可以针对橡皮泥进行操作实验,分别探究一下实心的橡皮泥,和空心的橡皮泥的浮力如何。最终得出橡皮泥无论是什么样的形状都会下沉。这时教师也要穿梭在学生的小组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帮助学生找到不足等等。
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利里.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 小学生(下旬刊),2020,(10):91.
[2]高云静.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 科普童话,2020,(14):39.
[3]王德领.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 天津教育,2019,(34):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