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7期   作者:刘秋香
[导读] 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能够洗涤学生的心灵

         刘秋香
        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办事处西关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能够洗涤学生的心灵,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阅读中掌握推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才能在有效的阅读中感受不同故事、品味不同人生、实现自我发展。也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教学中,我重点针对其中阅读教学的部分展开探究。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基础。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针对字词、句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不论面对多大篇幅的文章,都能够明确其中所表述的内容、情感、文字之美。所以针对语文学科来说,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是构建语言和文学融合的桥梁,更是为未来学生文学素养的整体性构建奠定基础。另外,阅读在语文中是一个综合性的专项,而应用于其他学科中则零零散散地分散在各个方面,如“近亲学科”——史、政学科的材料题中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远亲”学科——数理化中应用题、材料的解析,都需要学生最基础的文字理解能力做支撑。所以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集中体现于语文阅读中而已。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在最开始接触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打好基础,且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就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入手进行探究,谈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在书籍中认识到更多,打开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开展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1.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当学生具备一定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作者的意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2.1提供丰富阅读书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上良莠不齐的阅读书目各种各样。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或一些“快餐文化”吸引着学生,实际上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阅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就要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标要求,为学生推荐丰富多彩的阅读书目,囊括天文地理、科教文化等。
        一年级的学生文字认识还不多,教师可以推荐绘本或文字较少的优秀书目,抓住孩子的眼球。如《团圆》《哪吒闹海》《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多,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标要求,为学生推荐种类繁多的书目,如《呼兰河传》《中国出了个邓小平》《生命的密码》《灵性的王国》等。
        2.2讲究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找到高效的阅读方法
        小学生爱玩是天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很容易陷入单纯看故事、看热闹的状态中,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教授阅读策略,从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实现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本中给出的文章我们要制定合理的阅读思维发展路线,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步步深入体会文章,多角度分析文章。例如文章核心情感的分析,我们可以先通过大框架的形式,给学生列出文章核心情感在文章中容易表露的位置,作者的话语、文章的最后两段等,然后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体会,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掌握方法。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重点引导学生逐步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初步形成自身的阅读方法。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阅读方面还缺乏基础和自主能力,但是文学的熏陶也是潜移默化的,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个体,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还要从个性化阅读入手,部分地抛开应试的准则和程式,单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逐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从而启发学生形成自身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方法。
        2.3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助于节省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勾画,将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语文阅读积累。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积累工作,将文本中重要的句子勾画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同时,针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句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切实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4围绕语文教材内容,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2.4.1捉题眼,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阅读的第一步便是读题目,读题目能够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同时趣味的题目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眼入手,在阅读题目中质疑问难,找寻阅读的方向。如在阅读《出色的老师》时,学生就能够通过读题目,思考如下的问题,如“为什么是出色的老师?”“出色的老师是谁?”等。
        2.4.2抓关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透彻文本,深入体会文章,教师就要在课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抓住阅读关键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关键包括抓住中心、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抓住过渡句三个方面。只有学生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能够抓住关键,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
        如在学习《詹天佑》时,文章开头一句写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的“杰出”“爱国”都是文章描写詹天佑的中心,学生抓住这一中心句,自然能够快速理解课文。
        2.5注重课堂互动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和理解能力
        首先,在阅读课上我们要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例如我们在课本文章分析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理解点设置不同的问题,而问题的难度掌控在中等或者偏上一点,让学生处在思维有挑战却又不是完全不懂的阶段,在教师不断抛出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主动拔高、发散,从而结合掌握的阅读方法实现阅读思维体系的构建。
        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还要注重探究。爱动、好奇是小学生的特性,单纯静态的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而阅读本身需要想象力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小学生自主学习性弱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群体性探究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同一主题、问题展开互动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达到丰富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目的。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小学阅读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培养,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开辟属于学生阅读天地。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员美英.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20(08).
        [3]姚沁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