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刘玉梅
[导读] 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
        刘玉梅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办事处刘泮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能有明显的提高,老师一定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本文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研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基础上,可以实现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往期的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封闭的、保守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阅读教学进度的提升的,教师只有打破当前的教学弊端,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展示出语文学科教学的魅力和智慧。
        1阅读教学在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
        1.1阅读内容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很多老师往往会选择课本上的文章或者练习册上的文章或文段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将其作为讲解的对象。但是这些文章学生已经阅读过一次或者数次,将它们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再次进行阅读时,学会对这些文字感到厌倦,从而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这也非常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良好发展。
        1.2老师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对教育改革的进行有一定的影响,受之前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老师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而且坚持以自己作为教学的主导,对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方式难以接受,所以就导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无法顺利地进行;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自己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却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比如教师留给学生很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阅读,但小学生可能会因为自由的氛围而不能保持对阅读的专注度,从而在浪费了时间的同时又不能让阅读能力提高。
        2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1将阅读和写作结合,提升阅读表达能力
        阅读不仅提升学生的接受知识、掌握阅读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式提升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重视阅读中的字、词、句和重点句子、思想,同时在让学生模仿阅读文章的表达方式,然后运用此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并且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九寨沟》阅读教学中,这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散文,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笔墨表达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其中对九寨沟风景的绮丽描绘十分形象和生动,在用语方面也十分华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风景描绘的句子以及词语,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然后结合写作表达的方式而逐渐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然后结合文章中作者的认知视角深入认知九寨沟,例如其中关于景物的描写方式、用词和句子等,都可以要求学生掌握此表达方式,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一边思考,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器官参与阅读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出文章中的整体结构,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和交流逐渐概括文章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要求自己思考,然后将自己的答案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深入学习以及掌握文章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借鉴文章的表达方式而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景物,在学生描述过程中就是他们自己输出语言的过程,即将阅读文章中的知识运用在实际表达中,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2引入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思维脉络图”或者是“思维概念图”,它主要是通过各种形状图框,以及特定形式的箭头和颜色来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极强的思维发散训练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故事中各个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能力,更从一些事件中学会一些道理,懂得一些生活经验,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如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看到不同的景象,作者就是通过这样丰富的想象描写出女孩看到的烤鹅、奶奶、火炉等。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形象,是那样可怜,那样值得同情的女孩形象,也反映了女孩当时境况的悲惨,反映了社会上人民的贫富差距和当时社会的黑暗。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几遍童话故事后,尝试以“火柴点燃”为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发散式联想,让学生将每次看到的图像、关键词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提升童话阅读的教学效率。
        2.3改变教学观念,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
        想要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老师就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作出相应的改变。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领导”地位,并重视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比如在讲解课文《将相和》时,老师让学生先通过认真的阅读,了解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然后提出和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最后再让学生们对问题作出回答,不同的学生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得到的答案也不同,老师再针对这些答案为学生进行分析,哪些答案是正确的,哪些答案是不正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观念,就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2.4引导学生品味和积累优美词句,深化阅读理解其实,能够被教材的编写者选编进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几乎都是经过他们精心筛选,以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为基本目的,辅之以各种语文文学创作技巧,如描写手法、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等的教学启发,所以,任意一篇课文,都堪称文学中的精品。
        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任务被更多地赋予了背诵、记忆和默写,学生分不清教师要求背诵的这些内容“好”在哪里,也无法品味到语文课文中的意境和精髓,他们只知道教师要求背诵的内容会出现在语文试卷中,也正是在如此的阅读教学启发模式下,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低。而在今天,笔者以为,语文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阅读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比如,在教学指导《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如“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反映出‘青头’的智慧和勇气?”有的学生在带着问题阅读完课文之后,立刻起身回答,“老师,我觉得小青头在看到朋友遇到困难后,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和朋友一起面对,这展示出了它的勇敢和决心!”,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那么,你认为小青头只有勇气吗?它是怎样救出朋友的呢?”,对此,其他的学生继续补充,“小青头懂得科学知识,它知道牛在进食之后会进行‘反刍’,所以就利用了这个空隙帮助了朋友!”,如此,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可以让学生领会到“童话”的写作优势,它赋予了身边各种物品天马行空的能力,更十分贴合人们的生活。
        结语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其加以重视,也就是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将学生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然后再运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让学生利用阅读来使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也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邬玲霞.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J].魅力中国,2019,(49):176-177.
        [2]张秀娣.试论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34):137.
        [3]曹永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N].贵州民族报,2020-03-18(A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