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文视角下的作文构思新“三字经”---以游记类作文写作指导为例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钟春玲
[导读] 本文从一个写作教学常见的现象引入,直面学生写作的三大真实困难“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支出了新招: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法。
       钟春玲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红旗初级中学  528300
        摘要:本文从一个写作教学常见的现象引入,直面学生写作的三大真实困难“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支出了新招: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法。并在对文化语文“天地人”三个语境“历史文化语境、地缘文化语境、创作主体文化语境”概念正解的基础上,探寻了“文化语文”作文三维构思法在实践运用中可以凭借的落点。接着以游记类作文的写作指导为例,由深到浅地分别择取了名家名篇、教材范文、学生佳作等不同层面的应用典范,通过案例的枚举,简明剖析了方法应用得以成功的秘诀。
关键词:文化语文    作文构思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不少一线老师曾碰到这样的现象:每一年,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春游与秋游)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聊得眉飞色舞,玩得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结束后,语文老师总是喜欢抓住契机布置同学们写一篇作文来记叙此次出游,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是玩得酣畅,身心愉悦,必然能感受深刻,下笔从容。结果却不然,很多的学生依然还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有一些甚至是憋了半天,也挤不出几行文字。原因何在呢?
        真正有效的写作教学,要面向学生作文时真实而具体的困难。
        过去我们以为: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把文章“作”出来。写作,就是“文章制作”。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对于中小学写作教学而言,“写作即交流”才是作文的本质。写作不仅是字词句段篇的制作,实际上还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交流。
        通常,学生作文的困难主要有三个。一为“不想写”,绝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涉及的是写作的兴趣、动机,需要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其二为“没的写”,没内容、没素材、没东西可写。指向的是写作内容,需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其三为“不会写”,没有词句、不会表达、不会构思文章等。与写作技法关联,需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以上三者都将影响着到写作的顺利进行。按照“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实践游玩一路,所见所闻理应不少,心里感受也多少会有,造成“出游后却难成文”的困苦,主要也许并不是“没的写、不会写”,而是写的时候不知道向谁说(写),为什么目的说(写),就是所谓的读者意识、写作意图。
        解决以上困难的路径有很多。作文构思之法,自古就有很好的经验,那就是人所共知的“三词经”,叫“凤头、猪肚、豹尾”。但是,这三个词,主要是指点了谋篇布局的详略之术。离全面解决问题,还有很远的路。今天,我们要支一个新招:不妨从文化语文的视角出发,指导学生从“天、地、人”三个维度出发,在游记类写作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破冰”之路。美其名曰,作文构思新“三字经”。
        (一)文化语文“天、地、人”在作文教学中的正解。
        文化语文之“天地人”概念,指的不再仅仅是某些具体的物象体现,而是通过教学实践中“天、地、人”三维立体思维路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理解和传承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分别对应着历史文化语境、地缘文化语境、创作主体文化语境。历史文化语境是纵向的时间维度,它关注承载文本的历史原场,带有对人类普遍性、永恒性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地缘文化语境是横向的空间范畴,侧重关注文本涵盖的风土人情及其背后的人文底蕴精髓;创作主体文化语境是文化的主体,它更多关联文化创造的独创与本真的源动力。实际应用到写作教学当中,体现为一种思考的方法与组合的维度。因此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法,实质可以是,一种教给“生成写作的策略”,与我们平常所了解作文方法,如“头脑风暴法”“5W1H提问法”“WHWM批判思维法”类似。
        这也就意味着,真正在写作过程发生时,我们可能并不是一定要积累够了一定的素材之后才来去写,还可能是通过写作这个过程来做事、交流、生活、思考、探索、学习、工作。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去培养并加以运用,意味着:在“准确审题立意、精心筛选素材、巧妙谋篇布局”等诸环节,也可以利用“簇型图”“鱼骨图”“倒金字塔”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展开思考,搭建思维框架,形成文体感和文章的图式认知和建构能力,完成文章的“起承转合”,最终准确连贯地流畅表达,下笔成文。
         (二)文化语文“天、地、人”在记游作文构思中的落点。
        所谓意在笔先,运用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法构思,首先还是应该先解决“为什么写”,再来解决“写什么”,最后解决“怎么写”,由审题立意→选材整合→谋篇布局, 一步步落实。
        我们借助下表,一起来探寻一下“文化语文”作文三维构思可以凭借的落点。


        综观上表,运用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法构思,可以发散思维的触角,在生活观察及素材选择时,从“历史文化、地缘文化、创作主体文化”三者中有个体情感倾向性的就地取材、就近取材;在立意方向上,可以借助多样化题材提炼出多元化的内涵:可以是立足于社会、历史、人性等方面的高度去进行思考,得出深刻领悟,也可以是独抒性灵的个体心路历程成长记录;再行文过程中,结合落笔轻重、详略铺排、表达方式等的不同侧重,哪怕是同样的选材及相近的立意,也可以因创作主体的个体观察点、个人阅历思考、创作表达习惯的不同,而在笔下诞生文体各异的多彩篇章。
         (三)文化语文“天、地、人”在记游作文构思中的活用。
     一向以来,佳作好文均为思维综合运用之结晶,因此“天地人三维”也需要进行立体组合,才能使作文构思结出令人耳目一新、芳香扑鼻的奇花异果。
        1.借名家系列名篇的奇思妙想,管窥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法活用。
        首先,以文化人余秋雨先生以个体感悟方式去探访文明的著名文化游记《文化苦旅》首篇为例,结合节选来稍作简析,就可领略并印证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巧妙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宏大张力。
        《文化苦旅》第一章《道士塔》第1节,内容记述的是:一个敦煌石窟历史罪人(王道士)的无知罪行所引发的后人永远无法弥补的民族憾恨与文化疼痛。
        行文构思为:“地+天+人”三维合一。简析如下:由夕阳下破落的僧人圆寂塔景象入文(当地景物描绘,即“地”维)→引出历史上敦煌的罪人罪行(历史人物事件记述,即“天”维)→再结合如今专家研究历史时的屈辱与悲叹,表达了对文化遗产流失的民族悲剧与历史悲剧的小丑角色的评议,引年轻诗人诗句“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为共鸣,抒发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流失海外的刺痛与屈辱感。(作者的独特感受表达,即创作主体的感悟)。
2.以统编教材单元的主题篇章,解读“天地人”三维构思法活用。
        语文统编教材八下第五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游记,同为记述浏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在“天地人三维”的素材整合上却各有千秋。如:第20课,是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在行文构思上别具一格,达到了“天地人”合一:作者本人化身为一滴水,从创作主体语境“人”维出发,和读者对话,以水的踪迹为线,融合了“地”维的描绘(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以及“天”维的叙述与描绘(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新颖而独特的三维构思,使本文语言清新,富有地域特色,且包含主体的深情。
3.学生习作成功发表的实例,印证了“天地人”三维构思活用的功效。
        初一8班的罗锐华同学游英德天门山后的习作《放手也是一种智慧》成功发表于报刊,其行文构思也是采用了“地+人”的两维组合:首先简述登山过程中的小插曲“男女生现场登山赛,女生在登山赛中逞强导致半途扭伤脚,只能以失败告终”→然后重点写了由此引发的联想“寓言故事中的狡猾狐狸因不愿放手罐子中的美食,而被猎人套住活捉” →最后生发出创作主体的感悟“放手也是一种智慧”。
    “圣人之师”管仲,告诉为人师者“谕教者取辟焉(教育人要有规矩和方法)”。宋代儒学家程颢,教诲学子们“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学贵于通。”。掌握规律,把握方法,勤思多练,文化语文“天地人”三维构思法的活用,必能因时因地因人而谱出风格迥异的华章。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44-57.
[2]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8.
[3]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4-13.

立项课题:(1)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文化语文思想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YQJK218);(2)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19年立项课题“统编教材作文教学文化语文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FSJYYW005)。
作者简介:钟春玲,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14年中国课改优秀教师,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顺德区首届名教师、课改先进教师,2008年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得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