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周仁权
[导读] 新高考的深度推进,促进了高中各学科教学导向的变化,也使得高中教育的选材方式有了很大变革。

        周仁权
        重庆市秀山县第一中学    重庆市秀山县409900
        摘要:新高考的深度推进,促进了高中各学科教学导向的变化,也使得高中教育的选材方式有了很大变革。与此同时,对应的教学模式、育人过程、考试定位也出现了诸多调整。核心素养作为新高考背景下各学科教学中主要的考查项目之一,已被充分衍射至新高考考查范畴,且受到广大师生的全面关注。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时,应该以新高考导向与核心素养目标为驱动,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主要领域切实渗透至高中历史教与学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促使学生在践行核心素养要求中感知新高考思想与理念,在深度探究与高效学习中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内容,获得认知迁移与发展实现。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在育人目标、教学导向、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层面都出现了很大变化与调整。尤其对于核心素养的塑造与培养,已成为新高考考查的主要项目。为了更好适应新高考趋势,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向着更为宽泛、多元、丰富、深入的视域拓展。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出发,重新审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以多元视角、全新站位来解读新高考要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并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领域的要求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关联、充分融合起来,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效能提升而给予保证。同时,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特性与考察导向来看,涉及核心素养领域的考察项目正在逐渐增多,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史料实证等相关的题目不断凸显,其在考察目标上旨在验证学生以历史发展视觉认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达到培育学生唯物史观的目的。由此可见,以新高考为载体,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塑造,已成为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践行并深度落实的关键与重点议题。
        一、从唯物史观入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很多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往往容易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而站在片面、单一视觉来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历史现象,或者仅仅看到同一历史问题的消极作用亦或积极作用,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认识历史。对此,教师应该以唯物史观为驱动,加强对学生正确、全面、客观看待历史总趋势意识的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探究所学历史知识的本真。例如,在开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历史议题: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和分析,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的发展与变化,确立最基本的唯物史观意识。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最终都宣告失败的事例为辅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党带领人民为独立和富强进行长期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检验、比较之后做出的历史性选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性,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二、从时空观念切入,适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以直接讲授和强制灌输为主,学生也只能在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中学习历史。这一严重背离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势必难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甚至有些学生也会产生“何不食肉糜”的不当想法,无法站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来看待对应历史现象,认识具体历史问题。基于此,教师应该自时空观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待历史、认识历史、分析问题,适时调控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获得认知迁移,发展实现。

例如,在《辛亥革命》教学结束后,很多学生对于诸如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等历史现象难以充分理解,总会认为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现象?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对应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促使学生在时空观念转换中获得对于具体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充分学习。
        三、以史料实证驱动,科学切换习题训练思路
        新高考更为注重对于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考量,并在考查方式、导向,试题形式、侧重上也出现很大偏移。对此,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下简单判断正误、单纯选择填空的训练思路,将史料实证渗透至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作业、训练、测评等题型予以优化与变革,加强对材料和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具体案例与对应知识融合起来,以材料为出发点,整合、归纳、梳理具体历史知识,促使学生获得认知迁移。例如,在开展具体历史问题分析时,教师应该结合案例,加强对具体史料的补充与引入,逐步强化学生的史料意识,并适当拓宽史料的范畴,促使学生在思维、视野拓宽中强化对于案例的分析与理解。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意强化对学生搜集、整合、应用史料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借助史料来解决历史问题、认识历史规律、分析历史现象,本着客观、深入、全面的历史站位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四、历史学科的使用价值
        从表面分析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内容,并且让学生知道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达到何种学习水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教学目标,依旧是困扰学生的直接问题。如果新高考改革是为了能够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所遗留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显现出历史学科的实用性特征。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学科教学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如此学生就可以从自身的利益和实际需求着手,正确看待历史学科,从而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结论
        总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宽泛,其对于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综合发展素养的培育,有着很高要求,且成为新高考主要考查方向之一。而实现对于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既离不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多元引导,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充分探究。因此,教师应该从五大核心素养培养入手,以全新视角、多元站位重新审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并加强对新高考要求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分析,进而以此为载体,变革教学模式、延伸教学路径、拓宽教学范畴、整合教学资源,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探究、参与、体验的机会,构建更加完备的教学思路体系,让学生在尽快适应新高考要求,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带着浓厚兴趣、饱满热情、迫切夙愿投身高中历史学习,开启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参考文献:
        [1]黄传集.新高考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J].家长,2019(31):139-140.
        [2]陈庶.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5):107-108.
        [3]韩红珍.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亚太教育,2015(15):38.
        [4]陈红梅.水穷云起,破蛹化蝶——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J].考试周刊,2011(7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