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童美术自主有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李雪静
[导读] 自主有效的美术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他们可以展现自我、相互倾听,可以不断尝试、勇于实践。

        李雪静
        四川省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自主有效的美术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他们可以展现自我、相互倾听,可以不断尝试、勇于实践。教师从旁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和表现能力。鼓励他们多说、多想、多画,使美术课成为聋童抒发释放情感、体验享受、一生受用的生活化课程。
关键词:聋童  美术  课堂  自主  兴趣
        自主有效的课堂是“学生学有所获、乐在其中”的课堂。在聋童的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好奇心、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让聋童在美术课堂上展示自我,发挥想象、爱上美术。针对聋童如何构建自主有效的美术课堂,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高效“备课”,必不可少
        美术教师课前备课不仅要考虑教材内容的特点,还要包括对教具的设计上,都要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角度出发,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课堂远比只听你讲的课堂来的有效。例如,在给聋童讲梵高《向日葵》作品背景时可选用一些当下流行的《名人动漫》,因为聋童最容易接受的就是可视化教学,长时间只看手语会导致聋童失去继续聆听的兴趣,或是无法正确理解手语的含义。同时,由于聋童的社交圈较小,教师在备课时更应该去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和美术课堂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例如,在学习“多变的颜色”时,聋童不理解色彩冷暖、色彩要素等这些抽象的概念,老师就要利用生活去引导学生,比如,不同的季节,我们穿衣服颜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夏天穿着艳丽给人炎热的感觉,反之,夏天穿着色系偏冷,给人凉爽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深切感受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魅力,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动力。
        2、课堂“有趣”,引人入胜
        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授课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安排,如果过多的占有上课时间,学生的实践目标则无法完成。教师如何有效地抓住这短短的15分钟授课时间,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聋童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他们才会轻松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紧张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它不仅能满足孩子好奇、好动的天性,也能在规则中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将游戏与教学结合,既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聋童美术教学,从课前导入、课堂活动和课后练习三个方面都可适当地将游戏教学法融入美术课堂中,让美术课变得有趣、让学生爱上美术。

例如,在教学水彩画时,学生会遇到两个教学难点——“湿画法”和“干画法”。这两种绘画技法不易讲解,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不易掌握。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两种技法,同时,插入一些竞赛类游戏,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也可激励他们力争上游。
        3、自主“发挥”,热情高涨
        美术课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个技能学科,技能学科还是需要"师父领进门",然后再看孩子们的"个人修行"。所以,通常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多多少少地进行一些示范。但是,当前的现状是,教师不敢轻易示范,因为聋童的模仿能力较强,创新意识较差,示范过多会导致孩子们产生思维定势,最终使得孩子作品带有强烈的模仿痕迹,这无疑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折断了他们思维天马行空的翅膀。所以,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要把握住示范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鼓励学生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常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是错误的。小学低段是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也是学生想象意识萌发的时期。在此阶段中,学生对绘画物体的形体表现还不够熟练,对绘画物体原本的颜色还不太清晰,但没有关系,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学生正在用想象描绘自己所认为的独特世界。如果在学生创作思维萌芽的阶段,教师对学生作品中的想象成分给予表扬、肯定,他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加有创意的作品;反之,学生的想象力必会被扼杀在摇篮中。所以,教师应在绘画过程中多鼓励学生放飞想象,引导他们进行图像变形、错位、组合、夸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其次,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反复创作中,通过观察、思考、欣赏、创作、评价建立起来的。只有教师的引导得当,学生的创作思维才得以被激发。例如,二年级美术教材《奇妙的脚印》的学习,要求根据人或动物的脚印图案想象并进行添画,使之变幻出各种形象。我赢到了很久,可让学生动手画的时候,发现他们还是临摹范画,于是我让学生观看我的范画——经过手掌印的变形、组合,画出了孔雀、太阳、公鸡、花朵。随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脚印的图片和与这些脚印图案相似的其他物体图片,并适当地进行讲解。这时学生的思维才被激活,陆续画出了我意想不到的作品。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适度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作思维。
        4、学习“合作”,取长补短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第17课 会响的玩具》,着重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制作,重点放在会响的玩具制作上。制作出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后,再用画、剪、贴等方法对其进行装饰美化。课堂上,对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制作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为作品打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对小组作品进行展示,小组间相互评价,师评,在评价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最后学生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玩着自制的玩具,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总之,我们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体现学生个性思维,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条件和环境中尽情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