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道义
荆州市公安县塘嘴小学 434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学教育作为我们义务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在新时代中,教书育人,教书成为基础,育人成为重要的目标,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成绩的增长,成绩只能代表学生的一个侧面,它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因此,在我们在育人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科学的心理知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字:中小学;心理学;应用
引言
心理学是近些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学科或者是一种行业,它属于医学的范畴,但不仅仅只能在医学中得到应用,它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实用性很强,它可以帮助人正确认识自己,激发人的兴趣和潜能,提高人各方面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特点,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行业,特别是应用到中小学教育领域,因为现在都义务教育倡导的是素质教育,如果一味地只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的话,很难发挥将教育育人价值发挥得更大。所以应该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日常中小学教育中,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的意义
中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限制,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在学习数学时,出现学习障碍;有的学生会出现与其他学生的心理交往的障碍;有的学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出现与父母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则会出现早恋的问题等等,感觉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路披荆斩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发现和改善自己的问题,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这时心理学就可以派上用场,因为心理学本身就是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内心,掌握学生真实的想法,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原因,给学生增能,鼓励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走出来,将问题处理掉,进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
二、将心理学应用到中小学教育的方法
第一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好坏与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由于教师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经常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这本没错,但是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我们进入新时代,这时的教师教育的内涵如果还定义在传授知识这一个纬度上肯定是不行的,这样难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成长,但是纵观我们义务教育,很多教师在心理学教育方面知识是缺乏的,教师既不能很好地预防学生问题的发生,也不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难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育,这一点成为教学一种弊端,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心理学知识的储备,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德树人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地开展教学工作,在了解学生基础上,在掌握学生的心理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础常识,其次教师要掌握一些心理效应,最后,教师要掌握一下用心理学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提高自己,学校也可以为教师创造在职培训的机会,从而丰富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储备,为以心理学开展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师注重心理学首因效应的应用。熟悉心理学的人应该知道,首因效应是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人际交往的效应,意为人与人第一次见面,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如果第一次,与对方在交往过程中就会比较顺利,如果第一印象就有问题,可能在今后的交往中也会出现问题。我们看一看教育本质也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一种过程,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种交往的状态,当然也适用于这个效应。因此,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天,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着装等,让学生见到你第一面就有一种亲切感,这样更加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展开,当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始终保持言行着装的一致和统一,给学生始终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以亲近的,教师是可以袒露心声的,教师是安全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教师,才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教师带的科目,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学行为的展开,当然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一科目时,教师同样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很多小学三年级才开设英语学科,而在三年级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其实已经有了一些差距,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这时是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祟,教师在进行第一堂英语课时,就给这些学生进行增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减少学生自卑心理,给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相信学生爱上这门新课以后,他各方面的成绩都会有所提高,这就是首因效应的应用。
结语
心理学是现代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的一种教学技能,教师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将竞争、创设学习环境等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教学中,相信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时爱华.新课程标准下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