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开平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螺山小学 511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人心,很大学校开始意识到教学工作不应该局限于空间上,而应该走出去,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开展教育工作。如今,家校共育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所接受。然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结构变化中,在城乡结合部的教育问题倍受关注。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城乡结合部的家校共育工作始终处于停滞时期。为此,需要学校根据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教学情况,培养教师和家长的家校共育,以此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学校;家校共育;教学策略
一、城乡结合部学校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交界地带,是城市到农村的过度区域,人口较为混杂,缺乏良好的管理和教育环境。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家长只希望孩子拥有远大的前程,只在意学生成绩的高低,一切无关乎成绩的事情通通不再家长的考虑范畴之内。家长只愿意在学习成绩上配合学校工作,在其他方面则不甚在意。家长过于在意智育质量,而忽视了德育效果,以至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始终停滞不前。
(二)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家校共育是一个需要家庭和学校双向努力的教育模式,家庭和学校缺一不可。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常常会忽略家长对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反馈,更忽略了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以至于家庭共育质量无法提升。一般情况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常常以单向的形式出现,都是教师对家长的单方面输出,而不是双方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坦诚交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校共育中的信息共享。
二、城乡结合部学校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创新家校共育的模式
家校共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为此,首先应该革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向家长传递德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逐渐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其次,教师应该创新家校共育的模式,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家校共育制度,在制度里明确家长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及监督权等权益,提高家长在家庭委员会中的作用,当家长真正意识到家庭委员会的重要性时,家长才会真正参与到多样化的家校共育活动中来。比如,在各种节假日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清明组织踏青活动,六一儿童节组织表演活动。在活动初期,教师负责活动策划和场地布置,家长负责辅助学生收集节日相关资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活动之外获得相关知识,实现德育和智育的统一。
(二)拓宽家校共育的渠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崛起,为家校共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开展家校共育互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共育的互联网平台,拓宽家长参与校园管理的渠道,让家长能够将走进校园,深入了解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校园文化。同时,还可以给予教师走进课堂的机会,以便于家长能够准确了解孩子的在线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设立家庭开放日,让教师有机会能够走进家庭观察学生的在家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在根据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通过走进家庭,教师更容易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对症下药,解决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构建家校共育的激励体系
家校共育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构建家校共育的激励体系来实现。为此,城乡结合部的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的工作中。比如,对组织家长进入课堂的班主任予以精神激励,给班主任颁发“校级公开课”的证明,对“家长”颁发“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聘请证书,以此鼓励家长和教师对家庭共育工作的支持。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家长和教师的付出都获得了肯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同时,在构建家校共育的激励体系中,应该注重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联系,综合考量多方信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家庭共育策略。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可能是留守儿童,或者是随着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和学校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以构建“留守之家”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
总结
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生源大多是外来务工人的子女、留守儿童,或者是拥有城市户籍的学生,相比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成长结合部的学生组成方式更为复杂,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问题。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需要家庭和学校的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城乡结合部的教师应该正确应对城乡结合部学校中存在的教育问题,立足于实践教学,探寻可行性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家校共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燕. 城乡结合部学校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的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8(1):34-34.
[2]崔振魁. 城乡结合部学校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的研究[J]. 文理导航, 2019, 000(031):P.94-95.
[3]袁爱平. 城乡结合部学校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的途径研究[J]. 海外文摘·学术, 2019, 000(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