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莉
安徽省阜阳市育新小学 236151
摘要:语言文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基,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宗旨。离开语言文字的教学,就不是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紧抓语言文字,进行适度的“咬文嚼字”,充分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意,你会品味到语文课别有洞天的“真味”,从而构建有效的语用课堂。
关键词:语言文字;品味;有效课堂
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崔峦老师在《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文提出语文教学要落实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提高人文素养。但是现在有很多老师并没有在阅读教学中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的确,在此之前,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走了一段弯路──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过程。如今,我们要回归语文本真,应该将教学的重心落实到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上。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揣摩、理解、学习、模仿、运用。简言之,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关注语言的学习。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紧抓语言文字进行“品词品情品文本”“咬文嚼字悟真味”。一节有实效的语文课,应该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充分挖掘和独到见解,引领学生深入剖析,领悟语言文字蕴含的真、善、美。
一、比较品味,实现情感共鸣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古人对遣词造句非常重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和把握。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通过比较品味,品味词语“情感”差异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意识。如《开国大典》一文中:“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不难发现,这四句话反复出现了五次“一齐”,教师反问学生:“这五个‘一齐’可否改为‘一起’?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一齐”是表示动作一致,整齐划一,而“一起”则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人们的动作是如此整齐划一?”教师继续追问学生。进行比较,品悟到原来是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才会有这样的统一动作;宣告表明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人们对此无比激动、兴奋、欢喜的心情是一致的;人们面对中国升起的第一面国旗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连脱帽、肃立的动作都一致。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学生就能加深对“一齐”的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从而品悟到“一起”与“一齐”的情感差异。《开国大典》是一片新闻通讯稿。讲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三十万人参加开国大典的事件。新闻通讯稿的用语比一般的文体比较讲究用词,而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非同寻常。细读文本也可见作者笔端处处流露出那种激昂、兴奋溢于言表的情感。当然就要斟词酌句了,是需要细细考究的,用“一齐”而不用“一起”就可管中窥豹了。通过比较品悟,不仅深入体会到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也能体会到作者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自豪的内心情感,这种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就达成情感共鸣了。
二、对比品味,实现读写迁移
说明文的语言是非常严谨的,因为很多涉及科学知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模糊的。我们教材中,无论哪篇说明文,语言文字都具有严谨性。这需要教师以独特的眼光去关注,去引领学生去品味其用词的“严谨”进而实现读写“迁移”。如《只有一个地球》,通过文本解读,本文在教参说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其实深究、品味语言文字,它给我们的感受更多是一篇保护地球环境的演说稿。大多数教者囿于教参的说法,将本文上成一篇说明文,为此,教者就围绕文本的说明方法深挖细钻,殊不知走向了“死胡同”。因为,文本的语言意识被传统观念扼杀了。“慧眼再识文本,另辟蹊径解读”还需回到文本的遣词造句上。一个“只有”体会到地球很美丽,但是很渺小;一个“不加节制”体会到地球很无私,但是人类很贪婪;一个“本来”体会到资源可以再生,但是人类却非常愚昧;一个“至少”体会到设想移居,但是一切只是妄想。四个具有强烈的对比,不仅仅是用词的严谨与科学,更概括了文本的内容,还向我们强烈暗示文本的表达方法其实是强烈对比!这是之前的教者无法看到的,也是无法解读到的。推而使之,我们的读写迁移就可以这样设计了:“地球,但是……。”这种设计,一方面是模仿文本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一举两得,这是巧借词语促进读写统一的妙处,更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凭借读写结合的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更要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做到理解与运用,两手都要硬,两者都要练。唯有这样,我们关注语言文字才有实效,才让我们的语文课凸显语文真味。
三、联系品味,实现画面真切
文本的用语精准,需要教者的引领,更需要教者进行深入地文本解读。文本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品味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有的时候,那些重点词语就如一幅幅画面,如此真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更需要教者在此做足文章,“煞费苦心”引领学生去感受那画面的真情美、意境美。如《搭石》一课中“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教者是这样抓住关键词,借“词”发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容的:
师:(出示该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你们从哪个词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协调有序。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
(生摇头)对,既没有人指挥,然而确实那么地默契,那么地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生读诗。
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诗。略)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从字面理解,到联系上下文体会,学生对“协调有序”的触摸还停留在“文”上。学生与老师反复合作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会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既体现对语言的揣摩,又渗透人文的浸润,实现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还原文本达到理解文本内容的目的,自然就能品味到作者用词体现出画面的“真切”美。
四、理解品析,进行语言积累
1.富有表达力的词语。如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还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摘抄下来。如三年级上册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把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和物产的词语找出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美丽、千奇百怪、四脚朝天、富饶、可爱、飘飘摇摇、各种各样、绽开、相互交错……学生们在理解这些词义的基础上又做了摘抄,为以后的运用打下了基础。现在新教材的语文园地中还专门设置了“日积月累”这一版块,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起来。
2.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积累这类语言,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还能使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如学习《日月潭》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你觉得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最美、最吸引你?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记一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了课文的佳句: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如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积累这样的词句,不仅能使学生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课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中好多句子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在学习课文时,我先请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把这些句子摘录在本子上。学生们摘下了很多:“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又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句话语,简直就是一首首诗。不仅给人于美的感受,还会激起学生的灵感。
五、词句品味,扎实训练语感
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评词句运用的妙处,会培养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如教学《题西林壁》时读“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学生通常读得太快,教师相机引导:“这样的快镜头,你能边读边体会‘远看,庐山连绵起伏;近看,庐山巍峨高大;从高处看,远处看,庐山山峰林立;从低处看,庐山高峻挺拨’的壮观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学生品味细读,会悟出这样读:“远——近——高——低——各不同!”才能表现自己的体会,如此引导学生在关键词语上“咬文嚼字”,联系课文语境,分析探究,朗读感悟,辨别关键字词语音的强弱、范围的广狭、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从语言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意义的细微差异、情感的微妙变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学生语感的精确性会不断提高。教材中精选的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精雕细刻,妙不可言。应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进行品味、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如《古井》一文中,在教学能显示古井特点和风格的“温情”,“哺育”两词时,我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慈母的“温情”,体会浸透在“哺育”一词中的伟大母爱,然后进行点拨:“温情”的“温”是“温暖、温和”的意思,“哺育”是“喂养、培养”的意思,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古井像一位慈母。对这两个词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再指导学生理解文中与这句话相呼应的“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体会古井“以人写井、以井育人”的写法。这样,学生在品味中对语句和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古井”的形象跃然纸上,语感自然而生。
六、朗读品味,指导读出情蕴
学生在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加深,内心会不断激起情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教师范读既能体现教师对这课文的理解,又能体现教师的朗读技巧,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表情、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范读,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模仿,借鉴。教师范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对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朗读的基调,是一副“催化剂”。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教师第一次范读全文之后,学生无一不动容,有几个同学还揉起眼睛,在深受感染的情况下,同学们读课文的基调找得特别准,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地主阶级的憎恨溢于言表。再如教学《趵突泉》描写大泉眼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边听范读边想像,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大泉眼的活泼、神奇的感受自然喷涌而出,再自读感受、想象,从而达到运用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感知的美的表象分外丰富的目的。又如《石榴》一文,写石榴熟透时惹人喜爱的样子,通过“高兴地笑了”、“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向外张望”等词把石榴熟透时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石榴的形象,体味作者准确、精当的遣词造句。这样引导,学生会对语言文字产生积极、主动的感受体验,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越来越强。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所抒情感的载体。作为教师,要注重发挥教学过程中情境的作用,善于把学生带入到课文语言所描绘的情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咀嚼。教师要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学生入境,从而入情;其次还要充分发挥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真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读出情蕴,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语言文字上。无论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需要我们教者“咬文嚼字”,不是干巴巴地将语言文字与文本隔离进行孤立地理解与运用;需要我们教者“玩味文字”。将理解的语言文字的方法转化为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将运用语言的能力转化为学生读写能力,并最终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