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小初衔接工作例谈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麦然倖
[导读] 小初衔接在初中教育管理实践中从单纯的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管理转变为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目的的家校共育体系化、持续化教育序列行
       麦然倖
        容桂外国语学校  528305
        摘要:小初衔接在初中教育管理实践中从单纯的以服务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管理转变为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目的的家校共育体系化、持续化教育序列行动,本研究从环境衔接、生活衔接、学习衔接、家庭衔接、心理衔接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做法
关键词:小初衔接;适应教育;家校共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学习和生活重要转折期。面临全新的学习环境,与小学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更重的学习压力,更快的学习节奏,课程科目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学业评价标准发生变化等情况,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有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原来的“乖孩子”变成了“坏孩子”,学校、班级、课堂、家庭的管理难度增大。“小学到初中的学校教育是完整的基础教育系统,因此搞好小学衔接将有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解决小初衔接的教育问题,作为我们致力研究的目标。
        小初衔接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关键期的成长,通过将中学段与小学段整体规划,通盘考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全面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处于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小初衔接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初中整个阶段的学习行为表现,甚至会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结合所在学校2019学年初一新生工作实际情况,进行系列实践探索,取得较好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学校为一所珠三角地区一所普通镇属公办寄宿制初中,面向全镇以电脑派位招生,招生规模共18个班共900人。2020年9月入学的初一级生源质量普通,综合测评A级及以上的学生占比约11%。综合测评B级学生占比约67%。综合测评C级及以下的学生占比约22%。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主要由上一届初三的老师组成,由于多位老师二胎请产假导致人员不足,有两个班的班主任由临聘教师担任。
        
二、案例分析
1.学生分析
        学生没有寄宿经历,入学将面临适应寄宿制学校作息管理的挑战,包括生活要独立自理无法依赖父母;学习更多要靠自觉没有父母时刻监督;人际交往增加面临矛盾冲突问题等。对学科没有正确的学习认识和态度,带着小学的印象学语数英,忽视政史地生等,班干部以“拍桌子”“吆喝”“报老师”等方式压制违纪,为建立起威信,等。
        
2.家长分析
        新生入学前,大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学校的要求,会按要求落实。小部分家长对信息不敏感,会出现“不看通知重复多问”的情况。个别家长可能由于过度担心孩子吃不好处不好,在孩子反馈“没饭吃、没澡洗、被欺负”后有过激行为,不与班主任沟通直接向校长、教育主管部门投诉。
        
3.教师分析
        教师因循环教学刚从初三级下来,带着初三级学生的印象迎接初一新生,会高估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自理力和沟通力,导致在落实班级创建工作上学生出现“掉链子”,如学生没有独立出墙报的经验导致两周都出不了墙报。低估家长的焦虑情绪导致的不良影响,对家长提出的予学生衣食住行有关的疑问或反馈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进,或者没有给予明确回复,导致家长觉得一直沟通但得不到解决最后采取向上级部门投诉的方式。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协作性,对学生教育工作缺乏计划和预见,在班上、级组、学校三层组织关系上没有遵循逐层解决,导致遇事忙乱。面对自律性较差的生源,在教育中科学运用惩戒手段的认识不足。

三、工作思路
        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主体的特点,结合学校适应教育实际,以体系化的思想开展适应教育。

对学生主体的工作侧重点是“立”,树立新的自我认识、确立新规范、建立新学习习惯,这主要通过学校与家庭反复教育落实,关键点是做好规范教育和及时反馈评价。
        对家长主体的工作侧重点是“知”,让家长多了解学校适应教育的情况,多参与学校的运作,多知晓子女在校情况,多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方法,这主要通过家长学校课程落实。
        对教师主体的工作侧重点是“预”,基于经验和教育科学能预见下一阶段的教育现象,对经典教育情景有预案,对家校沟通难点有预想,这主要通过班主任专题学习研讨和级组层级管理开展工作落实。

四、实践与反思
(一)实践行动
        学校在2019年度开展“家校合作下的小初衔接实践研究”,采取了以下实践行动:
1.面向教师,制定方案,纲张目举
        在学校2019年顺德区课题“家校合作下的小初衔接实践策略研究”课题组引领下,许学校发展中心2019年7月就开始谋划2019级新生入学的小初衔接教育,制定2019级新生教育方案,规划了三个月的适应教育安排。
        
2.面向学生主体,开发系列小初衔接教育资源,重视“可视化德育”形式。
        学校发展中心编写《容桂外国语学校新生适应指导手册》作为小初衔接学习材料,内容包括:学校介绍、家长须知、给学弟妹的建议、容外的礼仪、容外的规矩、容外的学法、容外的人际、 容外的生活——理财、饮食与健康、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等。开学后每位学生一本下发,在每周主题班会上进行学习。并录制配套系列微课,建立德育微视频资源库

3.面向家长,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小初衔接行动赋能
        在新生注册日召开初一新生家长会进行“小初衔接”家校共育策略专题教育讲座。介绍家校共育下的小初衔接的方法。介绍了学生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初一与小学的学习生活异同。
        
4.积极引导学生心理衔接
        新生入学第一周后由心理室设计德育处组织开展“新生成长快乐营”团康活动、入学礼暨国防教育动员大会、主题班会“知礼仪 争做容外好少年”、会操表演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了解新集体,融入新生活。
        
5.分阶段分主题持续推进适应教育,加强评价反馈
        开学后采用视频监控手段,在第二周进行课间文明行为评比,在第三周进行晚修自主学习行为评比。调取各班三个时间点的课室监控截图,组织各班班长、纪律委员、班主任进行评价,有追逐打闹、三五成群、自习回头讲话、无所事事、随意走动的行为给予量化扣分。班主任对有关违纪人员进行教育。
6.开展宿舍生活自理能力培训
        根据住宿学校的管理要求,学校对新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整理床铺、收拾个人物品、洗晾衣服、打扫卫生、紧急求助等。特别加强关灯后的就寝纪律教育,不能大声喧哗骚扰别人休息。

(二)成效与反思
        2019级初一的适应教育总体上效果良好。绝大部分同学能按照学校作息要求按时起床、用餐、上学、休息。能遵守纪律要求,在校服、仪容仪表、出勤、上课纪律、自习晚修纪律等方面的评比中表现较好。能自主学习,在没有老师、没有布置任务的情况下能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在于精细化管理还有待提高力度,如座椅摆放没有严格按照直线排列、劳动区草坪落叶较多、宿舍晚上关灯后仍有喧闹等。这与学生需要持续的教育和规范才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关。对2020级而言,需要重点在“规范育人”上下功夫,做好文明礼仪教育、学习习惯培养和宿舍规范教育三方面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贤露.寄宿制小学的家校合作新机制构建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0(09):88-90.
[2]郑杏月,武新慧.微信互动实践视角下的家校共育[J].教学与管理,2020(07):11-14

作者简介:麦然倖,中学一级教师,教学能力突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