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言布语,暖手暖心——以布艺开展浸润式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 虞波儿
[导读] 布艺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瑰宝。在布艺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儿童的动手动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欣赏能力、创新能力。布艺教学机具人文性,
        虞波儿
        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  315800
        【摘要】布艺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瑰宝。在布艺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儿童的动手动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欣赏能力、创新能力。布艺教学机具人文性,对学生人格熏陶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分别从布艺教学的四方面浸润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布艺教学、浸润、美术素养、温情暖心
        美术浸润式教学即长期“熏陶”美术素养,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为原则,采用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笔者认为布艺教学便是这众多课程中较为突出的一种。
        布艺制作是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审美元素的聚合。其工具简单,取材方便,和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学载体又丰富多彩,因此非常适合小学教学。设计布艺作品的过程,学生需要用眼、用手、用脑进行观察、分析、制作,不仅能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更可帮助学生借物抒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生活,用心灵体会高雅的艺术,用情感憧憬美好的未来;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心中的夙愿和期冀。在学习过程中引入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知识,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教育。
        一、历史浸润,了解特点
        手工布艺顾名思义是需要布的,学生们在准备的布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上直接购买的,另一类则是生活中收集到的,如旧衣服、旧窗帘等。但对孩子们来说布这个材料是怎么来的呢?很多孩子一知半解,通过视频的观看,知道原始人衣物的起源、古人制布方法、了解现代布料的制作过程,从种棉花→摘取棉花→皮棉成品→纺纱纺线→织布→染色→布料成品,这中间工序繁杂,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布料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不仅具有遮羞护体、御寒的功能,更具有装饰的功能。
        课堂上让学生摸一摸真实棉花,试一试手工纺线,体验一下制布的乐趣与不易,便能更好的理解布料的构成与剪裁方式,珍惜每一寸布料。学生了解布料主要有色彩、质地、图案的区分,常用布料有棉布、麻布、真丝、针织布、绒布、不织布、牛仔布等。 在学生学习手工布艺之前先熟悉各种布料的特性,如棉布透气柔软,易皱易褪色;麻布粗糙弹性差,坚韧耐晒等。
        二、技能浸润,乐学激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这双手能创造幸福快乐。手工作品的乐趣在于它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产物,这是千篇一律的机器制品无法取代的。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手与心相连,所以手工布艺作品总会有惊喜发生。布艺教学分为三类技能浸润。
        (一)平面拼贴
        布艺内容多种多样,涉及到刺绣、拔花、缝贴、缠挑等多种工艺,这些制作渗透到生活中的服饰、摆件、玩具……多变的造型、鲜艳的配色吸引着孩子们走进布艺世界。初次接触布艺的孩子们,看见色彩斑斓的各种布料兴奋不已,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上手”,笔者选择先从比较简单的平面布贴画开始,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布料,在卡纸上利用乳胶拼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异想天开的孩子便创造了可爱的小熊猫、蜗牛等造型。
        (二)立体造型
        在掌握了如何裁布之后,教学便由简单的平贴画到半立体造型,慢慢增加难度,确保孩子们始终有兴趣,始终有作品呈现。从制作一个爱心、一个晴天娃娃到两件物体的结合,如一只小蘑菇上下部分的拼接,再到更复杂的多件拼接,如一只小熊的缝制等。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布艺的兴趣。  
(三)材料融合
        艺术贵在创新,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尽情表现和自由创作,往往会带给我们惊喜。在布艺课程中,孩子们的创作不应该只局限与布料,如何因材施教才是课程重点。笔者在给学生讲授《材料融合》这一课时,要求孩子们发掘身边的废弃物,结合自身需求,制作一件特别的作品时,孩子们的作品成果令人惊喜连连。例如不织布结合松果制成的猫头鹰,布艺书皮、布艺玩具等。(图1-3)

    
 图1                 图2                 图3
        二、优势浸润,内外兼收
        布艺教学是浸润式美术教学的方式之一,其教学优势与自身与旁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在提升自我美术素养的同时,更是兼收了心理上的温情,这便是暖手暖心之说。
        (一)丰富生活
        布艺教学通过传统手针工艺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悠久的历史,欣赏到精湛的手工艺作品,学习到基础知识后,无论是在心烦意乱、彷徨踌躇时,还是悠闲自得、恬静遐想时,都可以用手中的针线布料去描绘心中每一个美丽,从此身边便多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珍品。
        (二)培养能力
        布艺制作是一项细活,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布料的剪裁、布料的拼接,都需要一定的细心和耐心,制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线段平均,布料平整。在这制作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小手肌肉群的发展与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培养了孩子创造能力、临摹能力、动手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意志力等等。它能让女孩更有母性,让男孩更温暖善良,完善孩子的人格。
        (三)温暖心灵
        走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社交需求,但却不具备社交能力,很多时候会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地会影响到学习;孩子生活中,父母关爱的缺失,悲欢离合故事的不断出现,有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急需一个融入团体的媒介,急需一个温暖自我心灵的珍品,而这时,温暖的布艺便是非常适合的载体。
        三、欣赏浸润,以美养情
        手工制作的人们都是在寻找着自己的快乐的一群人!这份快乐游走在他们的指尖、针尖,他们用手让针尖创造了艺术,他们会自我欣赏,取得成就感,并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身边每一个人。
        (一)与自己
        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的布艺作品,不论质量如何,它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像是一个朋友的陪伴。当他独自面对寂寞时,当他面对人生的潮起潮落之时,这件珍品都能给予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二)与朋友
当完成的布艺作品成为一个玩具时,它不仅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更能成为一个同龄人之间交流的载体,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例如孩子完成的第一件作品——沙包,他会寻找玩伴分享游戏的喜悦。            
(三)与长辈
布艺作品承载了孩子的某种心情,在课程中渗透德育,使得孩子学会感恩,
祝福。例如妇女节时,孩子会将爱心、玫瑰花赠送给妈妈,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在2018年泰河学校年会之前,社团的孩子们加班加点的赶制一批红包,赠送给了在校的每一位老师,给年会增添了一抹精致的红色。(图4-6)
     
   图4                    图5                    图6
        布料像太阳一样能给予人们温度,又不像太阳一样会灼伤人的皮肤,它是温暖的、温柔的,给人以美感和安全感,就像初见的人生,善良而又温暖。而学生的人生起初如布,素色、单一而纯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同布料经过织布、染色、刺绣改变了原有的样子,就如浸润式美术教学,长期的艺术熏陶能让孩子拥有会发现美的眼睛、富有创造能力的双手。如此,孩子的人生方能像成品布料一样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傅豫园著《中华布艺》第5~38页
[2].化学工业出版社徐芳著《布艺手工一本通》第3~6页
[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应佳萍著《布艺DIY》第7-1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