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策略,提升网络视频课的教学效能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   作者:庄彧嘉
[导读] 在线教学视频课中,师生处于时空分离,教师难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无法及时反馈学习进度

        庄彧嘉
        上海市民立中学  上海  200041
        摘  要:在线教学视频课中,师生处于时空分离,教师难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无法及时反馈学习进度。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利用各种工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从而提升视频课的教学效能,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策略、在线教学、网络视频课、教学效能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正常生活。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上海于3月2日开启全市中小学大规模在线教学。为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从2月就开始积极筹备、有序推进视频课的录制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初中八年级语文网络视频课的录制,回顾这四个月的备课、录制工作,虽艰难不易,但获益良多。
        网络视频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诸多不同之处。首先,一节网络视频课的时间是25分钟左右,且整节课全部由教师讲解授课,没有传统的师生互动。其次,在网络视频课中,师生处于时空分离。教师基于网络媒介进行授课,学生面对电脑或电视机屏幕进行学习。这样,教师不能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无法从学生的即时反馈中了解学习进度,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保证学习效果,并有效落实语文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呢?
一、设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比起传统课堂,在网络视频课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显得尤为重要。缺少了教师的有效监管,缺少了与同伴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氛围,学生完全依靠其自我约束能力来保证听课效率,这对初中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因此我在构思、撰写录课教案时,经常设计一些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首先重视对每堂课“导入”部分的设计,力求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学生。比如在撰写《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课的录课教案时,我设计如下的导入语:说到奥林匹克,你会想到些什么?是各种比赛场面的紧张与激烈,是运动员们竭尽全力的拼搏与坚毅,还是五星红旗冉冉上升的激动与喜悦?是啊,每每讲到奥林匹克,似乎总有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在召唤我们、激励我们。这种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听一听他心中的“奥林匹克主义”。用设问引导学生回忆,再描述学生最为熟悉、感受最深的奥运会经典场面以引起共鸣,进而引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思考,以此激发对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
        其次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以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投入。例如在撰写《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一课的录课教案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上海一所中学要在校园里举办一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活动,号召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八年级“蓝天小队”的四个成员陈峰、李东、张小西、林雨澄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经过第一次集体讨论,他们围绕“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规划了三项任务,打算分阶段合作完成:(1)编辑电子宣传册(2)拟定标语,手绘海报(3)向全校师生发一封倡议书。由于网络视频课的时空限制,像综合性学习这样强调解决实际读写任务的课程内容,就有必要设置具体情境,从而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参与学校的主题宣传活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用这样的情境导入,让坐在屏幕前的学生仿佛回到熟悉的校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
        再者,重视声音情境,也就是要在声音中传递出情感。网络视频授课中,教师没有了肢体语言,也几乎没有了眼神表情,隐身在屏幕后,因此就更要重视讲解过程中对声音的控制。我会在每次提问时有意放慢语速,注意恰当的停顿,让学生们跟着我的声音一起思考。我也会在分析过程中对要点内容加重读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我还会在讲解过程中加入“是不是这样”“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对,就是这样”等等,让学生产生一种仿佛在课堂上和教师对话的感觉。此外,不同的课文,根据内容主旨,尽量读出不同的声音和情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讲解《社戏》时,要注意读出少年人的语气,淳朴、自然、轻快,而结尾时多年后的回忆,却要放慢语速,压低嗓音,读出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讲解《安塞腰鼓》时,要铿锵有力;讲解《关雎》时,声音又要尽量清亮;朗读《蒹葭》,就要读出百折不挠的坚定执着……总而言之,要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在讲解的过程中自然地融进情感,以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沉浸其中。
二、有效引导,培养思维方法
        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网络视频课中,并不是不存在师生互动,相反,正因为时空分离而导致了师生间的互动成了隐形的、更深层次的思维互动。
这样就对网络视频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课堂不仅要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更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达到培养思维方法、提升思维能力的目标。
1.立足单元,制定教学目标
        网络视频课的教学设计应聚焦单元目标,教师通过研读单元导语,从而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对该单元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上的要求。
        在撰写网络视频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教学设计时,我首先研读单元导语,明确教材对这一单元的学习做出的要求。本课属于统编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该单元收录的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境,抒发作者的情思。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根据单元导语的要求,结合对课文的分析,我定下了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感知丽江的纯净、淳厚、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②细读语句,体会作者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节奏感的特点。③理解作者以一滴水的踪迹作为线索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这三条教学目标紧紧扣住单元导语的两条要求,为学生阅读理解本篇课文指明了方向。
        此外,由于这篇课文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因此在讲解完课文以后,我还对该单元的课文学习做了一个总结: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篇游记,尽管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也多样,但是我们阅读游记还是有一些共同的方法可循。首先,我们阅读游记要把握作者的游踪。其次,游记会记录作者在游程中看到听到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细细品读作者的所见所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了怎样的思考和情感,这就是作者的“所感”。游踪是文章的骨架,所见所闻是血肉,所感是灵魂,缺一不可。这三者,是我们阅读一篇游记需要把握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能有所体悟。提示该单元选文的特点,明示游记的一般阅读规律和方法,单元结语帮助学生回顾一个单元的学习,建立起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在网络视频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立足单元,力求在每一篇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有效落实教材对该单元人文因素和语文要素的学习要求。这样,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收获的就不仅是某一篇课文的内容要点,更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2.设计问题链,构建阅读路径
        网络视频课教学以教师引导为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引导的过程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链,构建阅读路径,来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灯笼》是吴伯箫的散文,作者不仅记叙了许许多多与灯笼相关的事件,而且这些材料时空跳跃度大,所表达的情感也复杂曲折,因此对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阅读难度可想而知。在撰写这一视频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围绕核心问题,设计问题链,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
        首先我让同学们关注这篇课文的体裁——散文,然后提示阅读散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由此提出了阅读这篇课文的核心问题“作者借灯笼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并以此设计问题链:
        ①梳理文中和“灯笼”相关的材料,找一找,作者“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关于灯笼的缘”有哪些?
        ②每一个和灯笼相关的画面里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记忆里和灯笼相关的画面,曾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这些灯笼对作者有何意义?
        现在,回忆往事的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③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课文3到6段和课文7到9段中,作者借“灯笼”表达的情感一致吗?
        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思考,课文10到11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3到6段、7到9段、10到11段这三层情感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在这个问题链中,隐含着的是散文阅读的一般思考路径,也就是首先概括散文中若干个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推断每个材料中隐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分析材料与材料间的关系,最终完成对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的梳理。
        围绕核心问题,分解下位问题,在问题和问题之间自然地构建出一条阅读路径。那么坐在屏幕前“听”课的学生,跟着老师逐步思考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潜移默化掌握这一类文章阅读路径的过程。久而久之,用问题链引领教学,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3.注重小结,指导阅读方法
        传统课堂中,学生的阅读困难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方法,无章可循,无法可据。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问题思考,被教师“牵着走”,而一旦离开了教师进行自主阅读,就陷入了不知道该读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读的困境。
        到了网络视频课,这样的问题就更突出了。学生主要以“听”为主,往往只能记住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结果,而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些结论的,学生往往是云里雾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的方法显然比阅读的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我在撰写视频课教学设计时,不仅关注阅读分析的结果,更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明示阅读的策略。
        在《灯笼》一课中,要求学生梳理文中和“灯笼”相关的材料,完成表格填空。此时,我并不直接讲解答案,而是首先指导了相关的阅读策略:同学们首先要把每一段中出现的和“灯笼”相关的语句圈画下来,然后关注表格的第一行,要求是“重点写到的灯笼”,同时关注给出的例子,如第3段“接祖父回家路上所提的灯笼”“庭院里为晚归的我们而亮着的灯笼”,因此我们应该概括出的是一个短语,“怎样的灯笼”。
        完成材料内容概括后,我带领学生细致阅读第3到6段,分析这一部分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是视频课,学生几乎是“跟”着我亦步亦趋记录答案的,因此在得出所有结论后,我有意识地增加了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小结: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读出这些内容的呢?我们先圈画出写灯笼画面的语句,关注画面里的人、事、物,把他们组合起来,同时关注作者的抒情议论,例如“熙熙然的庭院”,例如“让人思慕”。
        不仅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在每一节课的最后环节,我都会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撰写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教学设计时,在讲解完课文所有内容后,我带领学生回顾这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首先明确文章写了小水滴两次醒来后的经历。接着阅读课文第1到5段,了解了丽江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也感受到了小水滴一路奔流的欢欣和对丽江的向往。我们又跟着再次醒来的小水滴一起来到而今的丽江,阅读了课文第6到16段,梳理了小水滴的行踪,思考了丽江的魅力所在。我们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滴水作为叙述视角,也感受了课文诗一般的语言特色。在以“听”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行的网络视频课中,带领学生回顾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这让学生们不仅明确我们在“学什么”,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是“怎么学的”,这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学习打下基础。
        在我所撰写的很多视频课教学设计中我都有意识地增加这样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回顾小结,为的就是不仅让学生收获一个阅读结果,更通过这样的学习经历领会阅读的方法,并期待假以时日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巧用工具,可视化思维过程
        在进行网络视频课教学设计时,我意识到它的教学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讲解过程中的“清晰性”。这种清晰,不仅指要让学生“听得清”,更指要让学生“看得清”,也就是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在网络视频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听见”教师讲解的知识,更能“看见”思维的过程。这就有赖于巧妙运用教学工具,让思维过程可视化。
        在PPT的制作中,有别于传统课堂,网络视频课会明示学习环节。一节网络视频课往往分为五到六个版块,例如“导入”“积累语言”“讲解课文”“小结回顾”“布置作业”等等。明示学习环节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在PPT中我还经常利用不同颜色的标注,让学生对这一环节中的思考对象有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例如在《灯笼》一课的学习中,我要讲解课文第11段中作者的语言呈现出紧促有力之势,写出了峻急威武之感,这就需要从语言形式入手,体验不同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这时我出示了PPT(见图1),我将“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挑灯看剑”标红,将“你不希望……吗”的反问句标绿并放大字体,将“是……是……是……”的排比句标紫并加注下划线。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和放大字体、加注下划线等方法,让屏幕前的学生能够迅速分辨并抓住这短短一句话中的三种语言形式特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考体悟。
        
        图1
        在我进行《写作——学写读后感》一课的教学设计时,由于疫情,手边没有任何学生范文,只能由教师“自说自话”地讲解写作要点,这使得教学设计抽象又空泛。写作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学生的一大困难,也是写作读后感的一大要点就在于要在“读”的基础上找准适切的角度,进而阐述自己的感受。为了讲清楚这一点,后来我利用了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就将整个“找准读后感的切入角度”的学习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首先我以学生们刚刚学习过的《社戏》一课为例,用思维导图(见图2)呈现了某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点滴思考,由于是阅读时的随手记录,于是这张思维导图上呈现出的阅读感受,就是零散的、发散的。接着我引导学生们如何运用这些阅读感受。先要把这些阅读感受进行归类,思考它们是围绕哪几个方面产生的,例如具体情节、人物形象、语言描写、作品主旨等等等等。在分类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认识最充分、感受最深的那一方面。这样的讲解比较笼统,于是我再利用刚才的例子,利用思维导图(见图3)呈现这一步骤的思维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同学的感受有的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思考,有的是关于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是对小说主题的认识,也有对具体某个情节的认识。但细心的同学们肯定也已经发现了,他的感受中有四条都是和双喜有关的,这就反映了他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对双喜这个人物的认识相对比较充分,感受也最深。那么,对于他来说,选择双喜这个角度就是最适切的了。”
        进一步地,我引导学生们再次比较、分析这位同学对双喜的感受,为他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切入角度,从而解决了这节课的最大难点——“找准读后感的切入角度”。在思维导图工具的帮助下,让屏幕前的学生对整个构思过程边“听”边“看”,由抽象到具象,让原本空泛的讲解变得具体而清晰。

        虽然“空中课堂”已经结束,但网络视频课却不会消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或许是未来教学的常态,因此对于视频课的研究就有了积极意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实践学科思维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这条路漫漫,有待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小平.线上教学的浙江经验[J]. 人民教育,2020(3).
[2]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庄彧嘉(1981—),女,上海,中学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