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玉利 蒲向东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中心小学 723109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要避免课堂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因此,我们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加新颖,让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更多样化,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学生知识面的迅速拓宽,单一化的学科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学科教学决不能游离于各相关课程之外。“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处理好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学内容变的形象化,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做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板书+口头叙述”的方式开展教学,这种枯燥且单调的方式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的控制,进而能创设出生动形象且极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而这些情境往往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极大的刺激,从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举个例子,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利用全景为学生展示月球的全貌,然后再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纪录片《日月星宿-月球》的解说版(时长只有六分多钟)。这样一来,学生必然能对月球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基于此,教师再去进行课文讲解,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释疑解难,突破教学难点
现在小学课堂语文教学时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学习效果就不太理想。如果教学用信息技术课件,能够让学生们在生活观察中,得到最直接的知识接触。比方说,教师在教授《看月食》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月食变化的自然景观,能够让学生们融入到这种自然的环境中,然后通过课文的深入讲解,让学生们了解课文的精髓。本身这篇课文也是有着自然科学规律体现在其中,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让学生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当教师在教授《鹅》诗歌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步骤:
A、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大白鹅“曲颈”的动画。
B、在前面的基础上,借助于鹅的叫声阐述诗歌中的“曲项向天歌”。
C、接下来可以通过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静态画面阐述“白毛”的诗歌意境。
D、然后播放大白鹅在水中游动的动画阐述出“浮绿水”的诗歌意境,着重体现在“浮”的状态。
E、让学生们观察大白鹅拨水的声音和状态阐述“红掌”的诗歌意境。
F、在总结该诗歌时,教师通过动画的场景,让学生们能有拥有更加直观的生动印象,让学生们可以在此种环境或者此种状态下,通过丰富的联想以及多元化的思维展现出诗歌的内涵。这也是非常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客观上起到强化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为主,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的灌输过程,这种方法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维,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索知识,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使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在进行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分析、自动控制思维活动,找出相关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从而得出创新的信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人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等,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归类出有关圆明园的布局、文物、景观等不同的资料,通过不同方面很清晰地体会当时圆明园的独特的布局,优美的景观和珍贵的文化。从而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时,课前引导学生查出有关诗人王之焕的资料及诗,在理解写景的诗句时,出示落日西沉、大河归海的录像,请学生观看画面进行描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想像力
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想象的支持,才能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但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课文配有图片,而有些课文没有图片,即使有也是有限的表象其形象也是单调与贫乏的。而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图像、动画、视频等,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画面展开联想,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而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学习《月光曲》一文,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而文中仅有一幅图片,即使教师再深情讲解,学生再深情美读,也很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似乎也难于很好的把握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而显得枯燥乏味苍白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CAI课件再现“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夜色朦胧,月亮正从水天相连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再配上那动听迷人的音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通过有趣的画面,尽情地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的诱导学生去体会、观察比较,以储备丰富的表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图、文、声、像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把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动听的音乐背景搬进课堂中,让学生在美学的学习环境中,耳闻目睹,主动探究美、发现美、感受美。
例如:教学《鸟鸣涧》一诗时,首先对字词的简单的理解,再投影一幅静夜春山景,画面中月光似银水、桂花飘落、月出尾梢、鸟惊丛林、鸣彻山涧。再配一段古筝演奏的低沉古曲音乐,进行朗读或叙述,使作者的诗意与音乐的感染、课件的意境等,融合在学生的情感之间,使学生也犹如身身临其境,置身于山林中,身披银光,静听桂花飘落,心聆鸟鸣,一种淡泊宁静、清新自然之感油然而生,心情也变得无比平静下来,从而达到了性情陶冶之目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了它,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课堂变得多姿多彩。